28日举行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消部分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根据《决定》,我市37件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64项行政许可项目被取消。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主持会议。会议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取消、调整和保留部分地方性法规中的行政许可项目的议案》。
市人大法制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一部分是因为有其他法律法规已作了相应规定,如取消了《重庆市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条例》中“卫生行政部门对发布、播放、登载和张贴诊断治疗性病、艾滋病的广告许可”。需要说明的是,取消后不是不再管理这类广告,而是由工商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此次取消的只是卫生部门的重复许可,凡是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仍按其规定进行管理。该负责人指出,取消了行政许可并不等于取消了行政管理,而是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市政府要责成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后续监管制度,防止管理脱节。此外,由于行政许可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不断变化中,今后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对我市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清理。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烈、刘文、税正宽、程贻举、唐情林、周建中、康纲有、陈雅棠,秘书长刘成义参加了会议。
《行政许可法》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告别审批经济
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扫清审批障碍。
“申请行政许可”的民间说法就是“跑审批”。随着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审批”而疲于奔命的日子将远去,而政府的行政也将更为透明。
还百姓明白
据了解,全国性行政许可项目最多时达4000多项,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少则也近2000项。要完成一个审批往往要打通几十个关口不说,加之由于审批流程不透明,审批路上,申请人往而复返,劳民伤财。
而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对行政许可的范围、设定权限、程序,以及检查监督、收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前对地方性法规中设立的行政许可项目的清查也为申请人的审批之路扫清了障碍。
还政府清白
行政许可项目的过多过滥和随意设置,不仅增加了人民负担,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个别部门提供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
而《行政许可法》推行后,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许可程序,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从而杜绝施行行政许可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而那些可以依靠公民、法人、市场竞争、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行决定、调节或管理的,将不再设立行政许可,做到还权于民。
作为世界上以单行法形式颁布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正式施行,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里程碑。
来源: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