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题即将得到破解。昨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在全国首创的市外经贸委、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保机制将自本周起开始实施,有了这两大“靠山”撑腰,今后中小出口企业去商业银行申请贸易融资将容易得多。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市涌现出大批中小出口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在资金实力、业务规模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当他们需要从商业银行融资开展业务时,往往会因自身资质问题而心想事不成。
2002年,中国信保重庆营业管理部开张,本地出口企业得以背靠出口信用保险,通过出口押汇等方式获得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备货、周转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不过,由于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很难获得商业银行授信额度,加之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商环节导致的货款损失,比如质量贸易纠纷等有除外责任(免责)条款,因此商业银行面对此类融资依旧“爽快”不起来。
一边是中小出口企业申请贸易融资底气不足,一边是商业银行担心融资款一去难回,随着共保机制的推出,这种银企之间的尴尬关系将成为过去,而且将出现“双赢”格局。
本地中小出口企业不再“孤身作战”。中国信保、外经贸担保公司一主外、一主内,分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企业只要从前面两家公司拿到相关单据(包括出口贸易融资风险分担协议、出口信用险保险单等),便可获得所需贸易融资。
我市出口也将获益匪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共保机制的出台,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这一国际公认最稳妥、最成熟的方式将因此得到进一步推广,最终受益者不仅有本地中小出口企业,还有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未来我市将出现更多中小出口企业和私营业主,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的需求将急剧增长。从这个角度看,共保机制势必对我市矫治出口“短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