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
为调整库区产业结构,培育库区优势产业,国务院三峡建委日前制定了三峡库区柑橘、畜牧、水产、旅游四大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破解“缺乏产业支撑”这一长期困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
来自重庆市移民局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10月,重庆市三峡库区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79.4万人,调整和搬迁淹没工矿企业1158户。事实上,随着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的完成和三、四期移民工作的展开,库区经济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日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关注,中央领导就缺乏产业支撑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打造产业支撑,项目须先行。重庆市移民局负责人透露,从去年5月开始,巫山、奉节等9个区县就已开始实施2.28万亩高标准柑橘示范园项目,今年7月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于10月顺利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组织的终验。畜牧产业化方面,万州区肉牛良种繁育及育肥示范场等建设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不仅如此,投资1.22亿元的3.95万亩移民柑橘果园项目和投资0.28亿元的奉节养羊、涪陵养猪、开县养猪、石柱养兔四个畜牧业项目也于10月“花落”重庆市库区。
而在已经编制完成的《重庆市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则已明确提出要打造新三峡世界级内河旅游精品。随着现代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库区水产业亦被提上议事日程。
另有消息表明,今年重庆市共编制三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468个,总投资达5.7亿元,涉及直接受益移民20万人之众。重庆市经委有关人士表示,重庆将在此基础上做好“破、立、扶、强”四篇文章,力争2010年实现三峡库区工业经济总量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0户、利润达80亿元、工业新增新民就业10万人、企业职工年收入年均增长7%,从而令“三峡库区缺乏产业支撑”这一问题逐步“化于无形”。(记者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