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煤炭行业出路在哪里?
[ 2003-06-04 ]

西部的煤炭行业出路在哪里

西部的煤炭行业出路在哪里? 


 

 

中国西部网--西部开发0507日讯   我国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11.02%。其中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保有地质储量占全国的40%,而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西南地区煤炭保有地质储量占全国的8.6 %。但是,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问题一: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煤炭能源供应基地,主要以输出原材料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原煤洗选比例约为1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按目前的计算方法,少入洗一吨焦煤少收入28.3元,少入洗一吨动力煤少收入16.6元。而我国去年原煤产量约14亿吨,西部地区煤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5,如果入洗率能提高10%,则可以为西部地区多增加几亿元的收入。洁净煤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原煤入洗率低,造成了煤炭燃烧污染严重。近年来,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四省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40亿元。鉴于煤炭给环境带来的高污染,许多城市纷纷出台相应的规定,以限制原煤的燃烧。这无疑对西部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建议: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立法日趋严格,煤炭消费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煤层气等大型项目建设,使煤炭产品单一、低质量向深加工、高质量演化,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高效的能源。煤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化升级,增强行业素质竞争能力。同时以就地利用为原则,建设一批节能高效的工业项目,使煤炭资源转化成其他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向外输出,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问题二:市场秩序失调,中间费用偏高。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当时,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家制定了大中小一齐上的产业政策,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在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小煤矿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乡镇煤矿也带来了突出的问题,多数矿 井井型过小,开采技术落后,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资源回收率低,百万吨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流通环节和地方政府名目繁多的收费和加价,使得煤炭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收入比以前降低了一大块。

  专家建议:整顿煤炭市场秩序应当对煤炭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走产业集团化的道路。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经过改组、联合、兼并、控股或参股等方式,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生产经营要素进行整合重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西部煤炭行业的根本出路所在。

  为了使煤炭经济建康发展,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协调煤炭与铁路、港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关系,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车站、港口煤炭装载设备,充分发挥铁路、水路的营运能力,使之适应西部煤炭工业的发展。

  问题三:重大事故不断,安全形势严峻。这几年,全国特大、重大事故不断,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安全生产形势在西部地区更加严峻,以贵州为例,去年贵州省各类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500起,死亡891人。

  专家建议:煤炭行业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煤炭生产许可证监管,提高煤炭安全生产标准,对不具备颁证条件的煤矿提出限期整改,到期仍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关闭。

  对小煤窑不能手软,更不让它死灰复燃。当地政府一定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加以明确,督促煤炭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搞好安全技术改造,提高综合防御能力。(中国矿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