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校区改造与项目管理
[ 2005-03-28 ]

New Page 3

高等院校校区改造与项目管理

摘要:本文研究了校区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了校区改造的范围、特点,研究了校区改造中的技术经济分析、资金筹集与利用问题,研究了校区改造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并就我院近年来校区改造的作法谈了几点看法。

1 前言

新形势下,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一直承受规模发展的压力。教学面积不足、教学设施布局不合理、教学设施质量差等因素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要求。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校区改造,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2 校区改造的概述

校区改造是指对影响教学规模发展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已到使用寿命的楼房、建筑物及布局不合理的设施进行改造。需改造的设施分三种情况:(1)使用时间长或已达到使用命,不能继续使用的设施。(2)受当时条件限制,布局不合理,满足不了当今需要的设施,如校区内工厂、占地偏多的住宅。(3)受经费限制,建设一些低档的落后建筑物。

校区改造的原则:
(1)教学设施与非教学设施分开,使布局合理。
(2)有利于教学面积扩大。
(3)有利于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4)有利于美化教学环境。
(5)有利于功能专业化发展。

高校校区改造一般有三个方案:(1)外延式改造,即放弃原有的校区,重建一个新校区。(2)内函式改造,即对原有设施进行改建。(3)兼顾式改造,即对原有设施进行改建的同时,新建一个分校区。

高校校区的改造虽然投资额不大,工程不太复杂,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1)设施分散性。因受计划体制影响所建成的小而全的校区,使原有设施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布局不够系统,设施具有分散性特点。
(2)设施改造兼顾局部和整体目标。所谓局部目标是指项目因受空间地域的限制,而达到的局部合理性。整体目标是指该项目功能、质量、布局在整体上配套,有助于提高设施总体功能。
(3)设施改造的系统化。设施改造因受经费限制,既要按重要程度排序改造,又要符合整体建筑的系统性规划,改造项目可大可小。
(4)设施建设的工期、质量要求严。教学设施改造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尽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设施质量。
(5)设施改造涉及某些局部利益,如拆迁、搬迁等,要做好改造后的安置工作。

3.校区改造中的项目管理

3.1 做好项目规划工作
校区改造首先应做好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情况,考虑高校自身的现状,对高校进行战略定位,定规模、定方向、定学科比例,据此做出高校教学条件配套规划。定出学校的学生规模,按每亩地学生密度10人可以确定出高校土地面积,再按教学用地、学生生活用地、职工用地的比例分配。按生均居住面积(本科生为6.5m2,研究生为10.5m2)定宿舍楼面积,按生均座位数确定教学楼面积。根据国家教学条件规划要求,逐步明确校区改造的目标。

3.2加强项目方案技术经济论证
首先考虑社会效益评价。项目改造结果对基础设施的影响程度,是否有助于改善学习生活质量,是否有助于环境绿色化。
其次是考虑国家对教育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办学的最低标准。
再次是财务经济评价。这里采用相关损益法进行评价和决策比较合适。

表1上表计算假设寿命相同,若寿命不同则按年值计算。

3.3 多方筹集建筑资金

建设项目对资金要求严,在项目开工之前资金必须到位。筹集资金的多少将影响项目改造的程度及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作为高校,资金来源一般为:

(1)预算内资金

争取国家拔给的基本建设资金,利用好这部分资金。对于一些大型的改造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方面的立项,争取利用预算内资金建设。

(2)自筹资金

对于一些资金回收较快的项目,如学生公寓、宾馆等设施,可采用内部职工集资入股,按高于银行同期利率3-7个百分点分红率分配股息。也可以用公积金进行项目改造。

(3)出售无形资产

将设施的冠名权出售给出资人。该类项目多为科技馆、图书馆之类的项目。允许给出资人、出资企业等进行冠名,收取冠名费。

(4)对于流动资金的筹集,可适当运用财务政策。如暂缓支付货款,让建造者预付一部分资金等。
3.4 做好项目招标工作及对乙方的管理工作.做好招标的工作,选择好乙方施工单位。在保证建筑的质量、保证工期、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选择乙方。

对乙方加强管理,保证按质、按期完工,保证施工对周围的影响最小。学校可帮助施工单位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如关键线路法,资源平衡优化法、ABC分类法等进行生产管理;对施工现场要严格监管,保证质量。

4 我院校区改造的几点经验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1952年建校的。作为老校区,其招生规模扩大趋势与原有设施的能力、质量水平出现了矛盾。学院对原有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了许多工程,使学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功能区划分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见表2)。

表2

4.1 多方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我院近几年来抓住了扩招的机会,招生了一部分收费生,给学院筹集了大量的改造资金。从表2中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建设经费中,自筹资金占76.5%。争取国家立项,发挥资金市场的作用,管好用好资金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不同项目,根据其特点,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是我院的用资原则,如我院建一个中心花园,仅投资30万元。后勤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化,是我院用社会资金办法的另一举措。

4.2 进行科学的校区改造决策

科学的决策必须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近几年的校区改造决策,坚持了集体决策的原则,由决策小组拿出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方能执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创造了现在校区改造的良好局面。按经济规律办事是我院校区改造的经验总结。据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将工厂、家属区外迁,受益非浅。

我院地处沈阳五类地区,土地较贵,校区内有工厂、有服务公司等非教学单位。考虑到教学整体化要求,及工厂本身需要改造的现状,我院在距校区1公里左右的六类地区购置一部分土地,将工厂、服务公司等非教学单位外迁,腾出1.5万m2的建筑面积和2万m2的场地,用来建急于解决的实验楼。同时,将子弟小学与附近的小学校合并,腾出空地;将家属住宅逐步外移到六类地区,腾出土地来扩大教学面积。

校园内建设做好长远规划。从布局的角度、从建筑物规模与功能上考虑,多建长期工程项目,降低了“沉淀成本”。

4.3 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校区改造有自己的特点。为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不影响正常教学,从项目立项到开工阶段用CE(并行工程)方法,在报批的同时进行建筑设计及招标准备工作,节省时间。在建筑中,运用PERT技术,做好资源平衡工作以保证工期。从表2看出,我院改造工期最长只有1年多时间,最短才5个月时间。图书馆工程建设,工期1年零4个月,并获东北三省“玫瑰杯”的奖励。

结束语

高校校区改造具有时代意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全国各高校校区改造是发展的必然。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是校区改造成功的关键,对校区改造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希望管理者能认真学习和领会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成功地对校区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