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招商引资受到三大不利因素影响。”在我市工业利用内外资工作会上,市经委人士在分析原因时指出,重庆必须创新招商工作机制。
利用内外资的大环境趋紧
据统计,今年1-7月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24652家,比上年同期下降2.0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0.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2%,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外资进入减缓和下滑的势头。
据分析,国内宏观调控使投资需求下降,相应延缓了外资进入的力度。同时,全国工业行业利润的回落,对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增大了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的难度。
专家分析:“美元加息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影响非常大,美元利率的持续上升使很大一部分投资资金出现回流,引起一部分外资减少。”
制造业利用外资缺乏大项目支撑
据悉,2005年上半年新核准的全市制造业外资项目中,最大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为一个电子项目,投资1950万美元。合同外资上1000万美元2个,分别是:重庆市锦艺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的其他非金属矿采选项目,合同外资1200万美元;重庆华鑫阳长江淤砂综合利用开发有限公司的稀土金属冶炼项目,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
此外,合同外资上500—1000万美元仅有3个,制造业项目均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招商引资方式落后
“我市招商引资缺乏战略谋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的地区对外来投资的需求和心态分析不够,只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推出项目,因而难以找到外商赚钱、我方发展的结合点。
针对招商工作的一些弊端,市经委相关人士表示,我市必须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市场化方式,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围绕四大产业集群,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