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 2006-01-09 ]

New Page 3

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面临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最具优势的交通资源是水上运输。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除了广西有海岸线以外,真正能发挥水运作用的只有重庆。

  前任市委书记黄镇东曾说过:重庆得益于水,不是得益于路,在重庆修一条高速公路,每公里要几千万元,而只花一两个亿就可以建好一个港口。靠江就得吃江,靠水就得吃水。重庆何乐而不为呢。

  三峡成库带来历史机遇———航道改善,运力增加,成本降低,经济强劲发展,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凸现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重庆航运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三峡大坝建成后,水库回水到重庆,重庆境内的680公里长江航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辖区内乌江、嘉陵江等8条支流730公里航道的水位也上升,形成深水航道。库区完全蓄水后,将使整个重庆长江航道的平均水深由以前的2.2米提高到3.5-4米,单线航宽水域扩大1倍以上,可通行多种万吨级大型船队,水运成本将降低35%-37%

  按照这个基数测算,蓄水之后,我市的航道水准将提高到与中下游基本保持一致,运输能力将猛翻五番,航运周期缩短一半。长江航运的成本将在目前每吨公里0.03-0.04元的基础上降低36%左右,比照目前陆路运输的每吨公里0.5元左右的价位,重庆将拥有强大的水运单价的竞争能力。

  重庆经济的强劲发展,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日渐强大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成为必然之举。

  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十五期间,我市投资约30亿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158亿元,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2003年春寒料峭之时,市委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在2010年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在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一副气势恢弘的宏伟蓝图在巴渝大地上展开。重庆航运建设,由此掀开了新篇章。

  2004年重庆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总量的46.3%,首次超过铁路,在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中跃居第一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万标箱,是2000年的5.3倍;滚装汽车吞吐量39万辆,是2000年的5.7倍;80%以上的进出外贸物资和集装箱通过水路运输完成。

  沉寂多年的长江航运,焕发青春。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既是经济繁荣和物流业发达的标志,也是港口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决策者提出,要打造西南出海通道,必须建设寸滩港码头。20036月,总投资15.5亿元的寸滩港区建设作为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标志性工程正式动工。

  这座长江上游最先进的专用集装箱码头全部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到70万标箱,商品滚装年吞吐能力达30万辆。届时,寸滩港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江海联运的物资集散地。寸滩集装箱码头是我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点工程,是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节点,它的建成将缓解我市水路运输紧张状况,对加速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更是令人鼓舞,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158亿元,进一步加大水运基础建设力度,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在港口建设方面将重点抓好主城、万州、涪陵三枢纽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五重点港区的码头建设。使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5亿吨,集装箱160万标箱,成为西部物流中心和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力建设黄金水道———重庆港与上海港牵手,推进长江经济带的新一轮合作。

  20057月,重庆港务集团董事长梁从友率队到上海港考察并寻求合作。200511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戌源两次来渝回访,受到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原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亲自接见。经过沪渝两港的友好协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沪渝两港的合作意味着重庆港从此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箱源体系的大后方。上海港三大战略之一的长江战略与重庆港的东推西进战略形成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的新局面。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联姻,将会带来双赢的局面。一方面,上海港通过投资支持内河港口发展,并以此来带动长江航运的发展,最终形成市场网络体系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重庆港地处西部内陆,离长江出海口甚远,需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来实现江海联运梦想。沪渝两港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快我市港口建设发展的步伐,对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发展长江经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51128日,由交通部牵头,长江流域七省二市在北京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擂响了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的战鼓。重庆将主动推动长江经济带和渝、川、黔经济区开发建设,形成西南一片、长江一线、重庆一圈区域合作格局。5年内,从东到西将有望实现200公里水域货物大通关,目前长江黄金水道的年运量相当于9条京广铁路,今后的长江年运力至少相当于20条京广铁路。

  由此,重庆港务集团将紧紧抓住“十一五”的发展机遇,通过沪渝联手、首尾互动、东推西进、创新经营、加快港口物流资源的战略性重组,打造西部物流“航母”,为重庆物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重庆与上海的联动,将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巨龙”的腾飞。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