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石化行业发展展望与战略选择(下)
[ 2006-06-02 ]

新建网页 3
"十一五"石化行业发展展望与战略选择(下)
 
  [ 2006-6-2 ]

 
  农化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一五”规划建议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节中要求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历次五年规划中均将农业问题作为重点,但此次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的绿色农业和节水问题对化肥、农药和塑料加工等相关农化企业来讲既包含了机遇,也提出挑战。政策机遇体现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导向的变化将为那些有资金和技术实力、能够及时应变的农化企业提供了新的产品市场和增长空间,挑战则体现为科学施肥和绿色农业将对农化产品绝对量需求增长构成威胁。由于我国化肥市场及农业产业尚处于低级阶段,化肥厂商仍然主要从事单元素或双元素原料肥生产,农药生产企业也主要以原药生产为主,企业间的竞争集中于生产阶段,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成本;而随着国内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预计未来农化行业竞争重点将转向销售和服务。与近期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向零售企业转移的趋势相类似,未来农化行业利润增长最快的环节将是复合肥、农药制剂等最终产品和终端销售、服务网络,那些率先在复合肥产品、农药成品制剂、终端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方面进行规划和投资的企业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期主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要求各产业继续以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石化行业正是能够证明这一战略要求重要意义的典型代表。石化行业是一个产品极度多样化且产业链特别长的行业,从化肥到化妆品,从汽车轮胎到集成电路制造使用的掩膜剂,化工产品的应用渗透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每一个工业部门,横跨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领域,时刻紧跟生产和消费的最前沿。石化行业不只是被动跟随其它下游工业部门的需求增长而进行产量扩张,它还通过发明创造活动主动创造新产品和新需求,正是这些新产品和新需求不断创造出新的化工生产领域甚至独立的子行业,使化工行业时刻面临高速增长机会。例如涂料需求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增长,而化学纤维、合成树脂则完全是由于化学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来的全新市场。但由于国内石化各子行业普遍产能分散、企业规模偏小,能够支持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企业少而简单生产型企业多。

  石化行业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步伐

  “十一五”规划建议继续加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支持引进外资和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使国内市场具备了对国际产业资本更强的吸引力,部分国内优势企业也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技术和资本实力,因此自“十一五”计划开始,国内石化企业进入加速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时期。“引进来”战略除了原来强调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资金以外,未来应当更强调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的引进。由于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境内企业的合资、合作更多地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看中的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廉价的生产要素,并往往通过原料和产品不公平定价方式将利润转移到境外,因此如果国内企业没有资金和谈判实力在合资、合作项目中取得实质控制权,将难以单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取得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市场控制力和提升盈利能力。

  在“引进来”战略更多地成为“引狼入室”的情况下,通过引进不具控制权的外资来获得国际市场成为相对可行的战略。“走出去”战略第一可以是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第二可以进行境外投资。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和廉价生产要素优势,
国内石化产品出口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前期橡塑制品、无机盐、染料、农药原药等传统优势产品实现大量出口的基础上,国内企业未来在PVC等部分煤化工产品、化工中间体、部分小品种的精细和专用化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方面也将逐步具备出口竞
争优势。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