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TA行业前景堪忧
[ 2006-06-22 ]

新建网页 2
我国PTA行业前景堪忧
 
  [ 2006-6-21 ]

 
  中国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国内的PTA产能和产量也都有了大幅的增加,而在未来几年,还有不少装置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投产。但总体来看,中国PTA行业前景堪忧。

  受下游PET聚酯行业的推动,国内PTA生产能力迅速地扩张,产量也随之增长,2001年时还不足220万吨,而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约550万吨,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5%。尽管如此,国内产量仍然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供应缺口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2005年的进口量接近650万吨,也使得当年的表观消费量在继2004年突破1000万吨后,逼近了1200万吨。也正是有鉴于此,国内外的厂商看好这一市场,准备建设新装置或扩能旧设备。

  事实的确是这样吗?在中国,PTA作为瓶级树脂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其主要用途是作聚酯纤维(涤纶)。在我国的纺织品中,化纤纺织品所占的比重达到65%以上,其中化纤原料中80%又是涤纶。而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制度被终止。由于商家纷纷看好配额取消之后中国的化纤行业,因此在前几年在其中大量投资。近几年国内PTA产能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尤其是2003年和2004年的大爆发,正是他们的杰作。然而预料中的锦绣前景并没有出现,相反地,中国的纺织品仍然不能自由地出口,却遇到了更大的阻力。经过艰苦的谈判,才分别与欧盟和美国达成了逐步开放市场的协议,2005-2007年是缓冲期。这对于PTA的需求自然会有相当大的冲击。如果需求因此没有出现预测中的增长,那些新扩建的装置是否还有建设的必要呢,会不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呢?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还可以期待2008年以后,那时候不就完全放开了么,因此没有必要对此过分担心。这当然没错,但是我们都可以想想,这个可能性又有多大,也许到时又会出现新的谈判、新的磋商、新的协议、新的……

  此外,价格因素也对PTA行业非常不利。PTA是由对二甲苯(PX)经氧化后精致而成的,因此PX的成本对于PTA的价格有及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看看近两年两者的价格,我们轻易地发现PX的价格要高于PTA,最近更是拉大到了约15
00元/吨(PX的出厂价在10200元/吨,PTA的华东地区成交价在8700元/吨左右)。国内的许多PTA厂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价格的“剪刀差”尚能通过内部调配来弥补一部分。但是不应忽视的是,还有不少厂家是依靠进口P
X原料进行生产,他们能否坚持下去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改观。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人民币的升值。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更是有着负面影响,而纺织品市场形势反过来也将直接影响到化纤产业及上游PTA行业的发展。另外,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按美金计价的进口到中国的PX价格更加具有吸
引力,有可能促使相应的报价上升。事实上,在中国于去年7月21日宣布调整汇率后,海外贸易商迅速做出了反应,试探性地上调了报价。尽管人民币的升值是缓慢的,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否认这一趋势,其对于行业的诸多影响也将逐渐显现。

  中国的PTA行业看似风光,厂家投资也很积极。但是需求是否真的将有大规模的增长存在疑问,生产的盈利性也不明朗,况且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说中国的PTA行业前景堪忧。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