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介绍
按:我国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认真总结推广相关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对于加快《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疆自治区库尔勒市医疗废物焚烧厂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建成运行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程于2002年6月开工,同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总投资272万元,主要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5吨的医疗废物热解焚烧装置,配套购置了单车运输能力为3立方米的医疗废物运输车2辆以及专用容器80个和消毒、杀菌等设备。该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授权库尔勒城建集团公司下属的天达环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达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实行企业化运作。该公司现有正式职工10人。到2005年底,该焚烧厂共处理医疗废物1650多吨,平均日处理量为1.51吨,运行期间焚烧设施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系统运行基本稳定。
库尔勒市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重视,部门协作。医疗废物处理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当地人民政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为了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州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授权库尔勒天达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废物焚烧厂对全州域内各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统一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巴州计委、环保局、卫生局等政府部门自始至终关注医疗废物焚烧项目的进展,在项目报批、技术论证、方案选择、组织建设、招投标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支持和服务工作。为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出台了《巴州医疗废物处置监督管理办法》,督促各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天达公司)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经常性地检查医疗废物的贮存、收运、处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纳入对医疗机构的年终考核。同时也加大了对非法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检查力度,2004、2005年共查处非法收购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事件四起,收缴一次性医疗废物20多吨,取缔非法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企业3家。
巴州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同样也受到人大、政协的关注和监督,2005年巴州政协将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及集中处理提案专门列为主席提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并邀请州政府及计委、卫生、环保、药监、物价等部门领导进行专项调研,推动了巴州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管理,确保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正常开展。(一)加强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医疗废物的交接分为医院交接和焚烧厂内部交接。在医院交接过程中,必须双方当事人在场并按医疗废物转移制度要求,将垃圾分类、称量并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进入焚烧厂后必须填写交接记录,即内部交接记录,待核对登记无误后方可进行焚烧处理。(二)加强医疗废物的运输管理。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废物运输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的运输车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在医疗废物车进入焚烧厂之前,任何人不得打开车箱门。为了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抛洒、泄漏和流失,天达公司制订了医疗废物运输准则、医疗废物转移制度等规章,同时医疗废物收运人员必须与公司签订承诺书,保证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抛洒、不泄漏、不人为转卖。(三)加强医疗废物的贮藏与焚烧管理。医疗废物是高污染、高危险性废物,为保护焚烧厂及周围环境,减少医疗废物在厂区的停留环节,进厂的医疗废物在交接完毕后直接进入焚烧炉(焚烧炉为间歇操作,每装满一炉为8立方米,一次性焚烧处理结束后再进行下次作业),除非焚烧炉正在运行中不能续装垃圾,医疗废物才能进入贮藏间短暂停留。(四)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始终是该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交接、运输、贮藏、焚烧等环节均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有的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垃圾桶在使用完毕后集中进行清洗和消毒,不经过消毒的车辆一律不得离开厂区。贮藏间、焚烧车间及生产区,按照公司消毒管理制度每天进行一至两次的消毒杀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焚烧等岗位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将工作服带回家,工作服在使用后,统一进行高温消毒灭菌处理。为减少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行车路线运送医疗废物,不得走城市主干道,不允许在学校、公园、广场、风景旅游区等敏感地点停留。医疗废物的收集时间须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防护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医疗废物处置作业。为防止疾病传播,医疗废物焚烧厂内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参观、检查人员须穿戴防护服方可进入生产区。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公司每两个月对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等岗位的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质差、免疫力不强、不适宜从事医疗废物处置作业者,即时调整岗位。(五)加强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天达公司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已纳入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管理范围,为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突然泄漏,污染道路、水源和周围环境,运输车均配备有消毒、杀菌药品,灭火器、隔离绳、铁锹、警示标志等必备器具,一旦发生车祸等意外事故,第一时间将伤员撤离现场,迅速利用随车携带的应急用具,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简单处理,并及时通知交管、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六)加强医疗废物的收费管理。为了保证医疗废物处理的正常进行,巴州物价局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开征医疗废物处置费的文件,规定有固定床位的医疗机构,按0.8元/床.日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其它医疗机构如个体诊所、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室等按每天20至40元收取。从实践情况看,按床位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比较适用,既可以避免按重量收费导致的废物流失,也便于医疗废物收费管理。2005年,该公司共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56万余元,收缴率达到85%。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理解。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处理厂不断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册、组织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医院对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得到了理解和配合。据统计,2005年医疗废物焚烧厂所覆盖的120多家医疗机构的合同履约率达到了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