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明年起中国将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 2006-08-08 ]

新建网页 6
〖汽车市场〗明年起中国将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 2006-8-8 ]

 
  一汽夏利、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进入采购目录

  从明年起中国将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来自全球的汽车品牌都将竞逐中国数百亿元的政府采购大单。这是在7月11~13日召开的2006中国政府汽车采购高峰论坛上传出的消息。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自《政府采购法》实施四年来,今年我国政府采购将达到30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金额将达到700亿元,并将继续保持20%的增长速度。

  论坛的主办方代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在发言中说,为了兑现入世承诺,明年年底前中国将启动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实现二次入世的谈判,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政府的采购市场也将向全球供应商开放,届
时中国企业将与全球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上共同竞争,这无疑是对我国本土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介绍说,从国外的政府采购制度来看,对本土品牌合理保护已经成为普遍规则。例如,美国至今仍然在执行着1933年制定的《购买美国产品法》,
规定联邦政府在签订购买物资、采购合同或公共建设项目合同时,必须承担购买美国制造产品的义务。

  “通过解读政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们能够体会到政府采购正在向国内的自主品牌发出邀请。”孙伯淮解释说,今年财政部公布的《2006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提出,政府将研究制定优先采购环保型产品、国产自
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继续研究制定政府采购国货认定的标准,为落实购买国货政策提供依据。这种“首购政策”的提出,表明国家已经考虑要优先采购国产自主创新产品。

  政府汽车采购市场一直是国内最大、最集中的公共消费市场,不仅为汽车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供机会,也为其提升品牌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了解,在2005年之前,我国公务车除了一汽红旗轿车外,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
的天下。而去年10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首次明确推荐在高规格公务用车中大规模采用自主品牌,并率先与奇瑞公司签订了对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采购和车改用车集中采购,提供全面采购服务的框架协议。至此,奇瑞汽车被正式列入中央国
家机关政府采购目录。随后,吉利、比亚迪、华晨、众泰等自主品牌企业在各地政府采购中都有所突破,使自主品牌的公务车跨入政府采购市场的节奏和力度明显加快。

  而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215家政府采购单位汽车需求信息中,帕萨特和桑塔纳的需求最多,均超过70家;其次是一汽奥迪和长安福特蒙迪欧,分别为60家和53家;广州本田雅阁、一汽大众宝来、北京现代伊兰特等也在20家以上。虽然合资
品牌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值得欣慰的是,过去采购量一直较少的经济型车已经被列为政府采购的新生力量,涉及一汽夏利、吉利、比亚迪、哈飞路宝等十多个品牌。
 据本次论坛副秘书长林初宝介绍,政府采购一般还是选择成熟的车型,因此当年上市的新车很少考虑,只有那些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车型才会进入采购单位的视线。同时他也表示,随着公车改革的深化,用车成本也已经纳入考核
范围,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型车开始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清华汽车工程学院宋健教授认为,安全、节能、环保应该成为政府汽车采购的三项基本原则。他表示,与私车消费不同,公务车对车辆的个性化功能关注不需太多,例如外形的时尚、内饰功能的多样等,而应对制动转向系统、安全气囊等安全性能的
考核更加严格;另外,由于公务车承载着政府的示范效应,因此节能和环保两大功能显得十分重要。

  虽然使用节能、环保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不少采购单位代表也有他们的困惑。广西政府采购办主任梁戈敏提出:“什么车辆是节能的,什么产品是创新的,由于采购单位只是使用者,对此并不了解,建议国内的相关行业协会提供更详尽的
评价标准,供采购单位参考。”梁戈敏还提出,目前各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出现了诸如只采购本地汽车企业的产品等保护地方经济的政策,虽然为本地经济带来了短暂利益,但是却很不利于市场长久的公平化竞争;另外,汽车企业在营造透明价格
体系方面还有待完善。记者还从论坛上获悉,《国务院关于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实施意见》已处于审批阶段,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的拓展将获得相关政策支持。

  相关资料

  215家政府采购单位汽车需求反馈信息

  2006年各采购单位列入采购计划的车型有:轿车、越野车、SUV、MPV、微车、客车、卡车、皮卡、专用车、特种车以及摩托车。

  其中计划采购的微型车品牌包括天津一汽夏利、吉利美日、吉利豪情、比亚迪、长安奥拓、奇瑞QQ、哈飞路宝、昌河爱迪尔、上汽通用五菱SPARK、天津一汽幸福使者。

  计划采购的紧凑型轿车品牌包括东风雪铁龙富康、东风雪铁龙爱丽舍、天津一汽亚酷、天津一汽威乐、一汽-大众高尔夫、上海通用赛欧、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南京菲亚特派利奥、南京菲亚特西耶那、长安福特嘉年华、上海大众POLO、一汽丰
田威驰、广州本田飞度、哈飞赛马、昌河北斗星、长安铃木羚羊、奇瑞旗云、华普飙风、吉利优利欧。

  在2005年所进入各地区的采购名单和2006年将进入各地区的计划采购车型统计结果显示---

  经济型轿车:一汽-大众捷达35家,一汽-大众宝来25家,一汽-大众高尔夫5家,一汽丰田花冠14家,上海大众桑塔纳44家,上海大众桑塔纳300037家,上海通用凯越8家,东风日产阳光14家,东风雪铁龙赛纳4家,海南马自达福美来4家,奇瑞A21型5家,北京现代伊兰特37家,东南菱帅4家,一汽轿车红旗名仕18家,东风标致3074家。

  中型车型:广州本田雅阁41家,一汽轿车马自达13家,长安福特蒙迪欧53家,上海大众帕萨特76家,一汽轿车红旗12家,东风颐达5家,东风雪铁龙毕加索2家,华晨汽车15家。

  国产高级轿车:一汽奥迪60家,华晨宝马5家,一汽红旗旗舰10家,东风日产天籁19家,上海通用凯迪拉克1家。

  进口中级车:丰田佳美6家,丰田里程2家,标致5家,大众新甲克虫1家,萨博1家。

  进口中高级轿车:奥迪23家,宝马3系6家,梅赛德斯-奔驰C级5家,沃尔沃S802家,奥迪A8系列8家,宝马T系列2家,梅赛德斯-奔驰S33家。(本统计来自中国政府汽车采购高峰论坛组委会)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