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6月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多项指标位居前列
|
|
2006年1-6月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多项指标位居前列 |
|
今年上半年,在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的过程中,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多项指标位居各类企业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表现出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外商投资企业在重庆市主要行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日渐突出。今年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持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312亿元,占全市3.5%;外商投资164.04亿元,占全市比重23.5%;国有企业108.09亿元,占全市比重15.5%;股份制企业135.92亿元,占19.5%;私营企业69.58亿元,占10.0%。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比重高出第二位的股份制企业7.5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我市高新技术发展进步的主要驱动力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此外,上半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74.84亿元,同比增长30.8%,增幅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二、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高位运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资料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市企业家继续保持较高的经营信心,企业家信心指数运行在125.59的中度景气区,比去年同期上扬6.17点,仍处于历史较好水平。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者对行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企业家信心指数在高度景气区继续上扬,二季度以148.41领先于其它各类型企业,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分别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上扬0.95点和17.15点。
三、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呈高位攀升的运行态势。二季度我市企业景气指数在128.05的中度景气区运行,较上季和去年同期攀升7.86点和9.18点,呈高位攀升的运行态势。二季度我市外商投资企业整体综合生产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景气指数承接上季度良好态势,在高度景气区继续攀升,达到145.67,高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17.62点,在各类型企业中居于首位,较去年同期上升3.83点。具体表现有三:
(一)盈利水平提高。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有41.62%的外商投资企业较上季增盈或减亏,比一季度高出10.84个百分点。盈亏变化景气指数处于141.26的高度景气状态,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大幅度上扬26.47点和17.33点,高出平均水平17.41点。
(二)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流动资金相对充足,信誉度高,融资渠道畅通。我市外商投资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今年二季度攀升至121.53的中度景气区,大幅度高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同时,二季度其他各类企业融资景气指数都在不景气区运行,唯有外商投资企业的融资景气指数处于112.87的景气状态运行。从历史资料来看,流动资金相对充裕和融资环境良好成了外商投资企业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一个长期特征。
(三)固定资产投资活跃。二季度,我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13.03,较上季度提升14.43点。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活跃,1-6月共计投资39.31亿元,其中港澳台投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长速度位居各类企业首位。
四、解决就业贡献突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二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在上季的基础上提高9.57点,处于115.05的景气状态运行。据2006年联合年检数据显示:参检外商投资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12.84万人,同比增加21.93%,新增就业人数1.84万。其中,26家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超过1000人。涪陵明康电子、万州雅高公交巴士、云阳锦艺硅材料、巴南长安铃木、渝北马勒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企业,为减缓库区就业压力、维护库区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
来源:重庆市外经贸委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