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6年经济运行特点及2007年展望”专家分析
[ 2006-12-14 ]

新建网页 1
 
 
重庆市“2006年经济运行特点及2007年展望”专家分析会报道
 
  [ 2006-12-13 ]

 

 (新闻视频)

     [重经网讯]2006年12月12日上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重庆市2006年经济运行特点与2007年展望"专家分析会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举行。"重庆市2006年经济运行特点与2007年展望"是2006年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重点资助项目"重庆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研究成果。这个课题主要是对我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及时分析,及时研究,从专家角度为市委市政府及时掌握重庆经济运行的趋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提供参考建议,为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和把握重庆市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提供平台。这样的专家分析会每年举行两次,上半年已经举办一次。本次专家分析会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澍研究员主持,介绍研究成果的专家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委员、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研究员。
      
     专家分析会重点分析了2006年重庆经济运行特点、问题,2007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等新的运行环境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及2007年重庆经济运行趋势。
      
     易小光研究员指出,2006年国际环境总体平稳,国家宏观调控稳中偏紧,重庆经济在投资、消费需求 "双轮"驱动下,延续了"十五"以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继续运行于本轮周期的扩张期,高位平稳运行,景气指数保持在适度区间,迎来了"十一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GDP增长12.3%左右。同时指出,2006年重庆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几大特点:投资回升,消费提速。总投资、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86.5%、54.8%,继续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双轮"强劲驱动。工业恢复性增长和第三产业走强带动经济增长提速。第二产业由于工业自2005年初开始恢复性增长带动结束回调,2006年增速逐季回升,预计全年增长16.4%左右(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7%)。第三产业增速在2004年12月达到高位后,虽然逐季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运行,预计全年增长12.1 %左右,同时,在全国第一产业增速基本平稳的情况下,我市第一产业增长近两年持续下滑,全年农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一产业可能仍会持续低速增长的态势。财政金融平稳运行,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增强。财政收支高开低走,但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有所增强,信贷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态势呈现差异。今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呈现高开低走态势。全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望保持12%左右的增速,比去年略有提高。受大旱影响家庭经营减收和外出务工阻力增大的影响,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3%左右,比去年大幅降低。
      
     易小光研究员强调,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引起关注。第一,工业与西部主要省区的差距仍在拉大,经济效益有待提高。重庆工业规模位居西部第七,全市工业效益综合指数长期低于全国。第二,节能降耗形势严峻。长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重化结构导致我市经济增长能耗高,效率低。我市经济增长能耗高,单位GDP能耗达1.42吨标准煤,显著高于全国1.22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第三,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较弱,急待加强。第四,农民和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需要引起关注。
      
     同时,对于重庆市2007年经济运行的环境和基本走势,易小光研究员指出,国际方面,2007年国际环境总体平稳,但通货膨胀、流动性紧缩以及高油价等风险上升,可能导致增速略有降低。据IMF9月最新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左右,比2006年实际增长略降0.2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紧缩和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对我国的外部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国内方面,2007年宏观调控将继续深化,全国经济小幅回调,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国家信息中心初步预测,2007年全国经济增长9.5%左右,比2006年略有回落。市内方面,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占住导地位。2007年全市经济仍运行于本轮周期扩张期,经济周期自身内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仍支撑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和消费有望支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建设投资规律,五年规划第二年随着项目审批推进和资金筹措逐步到位,将进入项目加快投入的高峰期。另一方面,明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又时逢"直辖牌"、"库区牌"等效应发挥,重庆在争取资金、寻求合作方面将获得更多机会,推动全市投资增长。同时,2007年国家仍会将扩大内需作为政策着力点,全面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在政策保障下收入将呈加快增长态势,加之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对消费增长形成较大的刺激和拉动作用。经济运行的金融环境平稳趋好及其他有利于主体产业的因素,如农业有望止跌回升,工业整体增长能力有所增强,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房地产业增长将有所回落,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易小光研究员指出了2007年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物价上涨压力可能增大,煤、电、气、运等供应形势仍不容乐观,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可能会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全市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运用重庆市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等定量方法,按照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下对2007年重庆经济增长(GDP增速)提供了高(12%)、中(11%)、低(10%)三种预测方案。
      
     最后,易小光研究员针对保持2007年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提出了重要政策建议:一是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和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确保投资对经济的强有力拉动;二是抓住时机,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三是加快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的保障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四是采取措施促进节能降耗,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度重视民生,关注物价走势,促进就业增长。
 

来源:重经网
责编:CY

 

版权所有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重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设计制作 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05-2006 CQ.C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