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年打造重庆1小时经济圈
[ 2006-12-20 ]

新建网页 1
汪洋:用15年打造重庆1小时经济圈
2006年12月20日 08:21:27  来源: 重庆商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全市经济工作会昨日闭幕,明年GDP增长10%,物价最高涨3%,收入增9%

     商报图形 苏小鸥

    重庆计划用15年时间打造“1小时经济圈”,发展为西部最大城市群。昨日,全市经济工作会闭幕,市委书记汪洋在会上首次抛出“1小时经济圈”的概念。“1小时经济圈”涵盖我市23区县,预计10—15年后,经济圈将新增1000万城镇人,城镇化率达到75%,全市80%以上的GDP在这个城市群中产生。

  现状

    直辖市核心区带动率

    重庆经济拉动力最低

    “重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强,尤其是主城幅员面积小,属于‘小马拉大车’。”汪洋说,目前,重庆主城对周边区县的拉动比率为1:57;而上海为1:6.8,北京为1:11,天津为1:4,换句话说,重庆的经济拉动力最低。

    汪洋认为,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就主要体现在“1小时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上。汪书记表示,建设“1小时经济圈”,打造以主城为核心的城市群,是新兴直辖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平台。

    构想

    1小时经济圈含23区县

    形成西部最大城市群

    据介绍,“1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1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西部地区最大城市群。

    照初步构想,“1小时经济圈”由23个区县组成。这些区县包括:主城9区、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

  规划

    建3条城市快捷交通线

    半径范围内1小时通达

    1小时经济圈怎么建?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收集意见。要打造1小时经济圈,有政府官员建议进一步放宽道路收费政策,充分利用土地优势招商等。

    要实现经济圈半径范围内1小时通达,基础设施当先行。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我市正在积极筹备建成3条快捷交通线。这3条交通线分别是:上海—成都高速(经湖北利川—涪陵—主城)、重庆到万州城际高速列车、重庆到成都城际高速。目前,这些项目均在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预测

    15年新增千万城镇人

    经济圈占全市8成GDP

    据介绍,“1小时经济圈”幅员面积3万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600万人,接近全市的60%,其中城镇人口接近1000万,城镇化率接近60%。据预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进城等一系列举措,10—15年后,“1小时经济圈”的地区GDP将超过全市的80%,集聚的城镇人口超过2000万人,城镇化率达75%。

    相关新闻

    鼓励农民进城定居 我市拟推四大措施

    市委书记汪洋透露,为消除农民变市民的制度性约束,我市正在考虑采取4项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全家进入城镇定居,促进农民变市民。

    据悉,根据目前掌握的初步数据,我市共有600多万城市常住人口没有城市户籍,其中很多是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尽管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在农村仍有土地。

    汪洋称,我市正在考虑通过为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提供免费培训、提供廉价租房或给予住房补贴、提供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提供进城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有计划地引导有条件的进城农民自愿退出农村承包土地。

    记者 孙黎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