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经济圈发展是对“两翼”的有力推动
[ 2007-05-14 ]

新建网页 1
1小时经济圈发展是对“两翼”的有力推动
2007年05月13日 11:25:43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市委市政府举行渝东北片区发展座谈会,王鸿举赴渝东北片区开展专题调研

    5月8日至12日,市长王鸿举在城口、开县、巫山、奉节、万州等渝东北片区调研时指出,“一圈”的快速发展是对“两翼”的有力推动而不是削弱。是彼此之间更紧密的联系,而不是疏远。作为“一翼

”的渝东北地区,要继续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主动与“一小时经济圈”对接,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发展。

    几天来,王鸿举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顶着烈日,乘船坐车,走山路踏田坎,实地考察了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情况、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农村建设、移民迁建工作、库岸地质灾害治理、新县城市政建设及商贸业发展等。

    “现在生活怎么样啊?家里有几个娃?收入都从哪里来啊……”5月9日,在城口县高观镇的移民新村,王鸿举拉着高山移民唐云祥的手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改变太大了。过去是住窝棚,现在都住上楼房了!”唐云祥回答,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们都会定期给家里寄钱回来。

    听了唐云祥的回答,王鸿举叮嘱身旁的当地干部,要继续做好高山移民的工作,帮助他们搬下来后迅速脱贫尽快致富。

    在高观镇高望中学,王鸿举询问了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学生住读率和毕业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他说,要尽量让孩子多读点书,使他们将来走进社会时能有一技之长。

    劳务经济是王鸿举一行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在开县的移民工作座谈会上,听说渠口镇钦云村移民向冈蓉在北京打工,并且带领了不少老乡在外挣钱时,王鸿举赞赏他们是好样的,并鼓励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带点人出去闯闯。

    王鸿举在参观了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后表示,要继续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渝东北地区的第一经济,加强培训,搞好与“一小时经济圈”的对接,借力发展。

    调研期间,市委、市政府在万州举行了渝东北片区发展座谈会。王鸿举指出,加快库区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他说,现在招商引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不能太乐观。一定要按照产业链的要求,选择好产业、企业和老板,尽量让这些企业进入园区。在产业分布上,要合理规划和布局,不能搞恶性竞争。

    王鸿举说,加快库区产业发展,尤其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要高度重视引入城市的资金和人才。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的加快,如今农村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引导其向专业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王鸿举最后强调,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是立足特殊市情对全市总体发展战略的丰富完善,反映了我市区域发展格局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快速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建设“一圈”与发展“两翼”,绝不是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关系,建设“一圈”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包括渝东北在内的“两翼”发展问题。要切实增强全市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理解“一圈两翼”战略布局,科学谋划渝东北地区的发展,努力加快全市发展步伐。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参加了在万州举行的渝东北片区发展座谈会;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参加了调研。(记者 高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