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昨在渝发布报告,20年内,中国将出现8个巨型城市
中国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昨日举行的德中同行分论坛上,著名的调查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就发布了《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的报告。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
近10亿人住在城市,会出现包括重庆在内的8个“巨型城市”,由此带来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据悉,参与调查的专家走访了我国14个城市,访问了数百名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学者等,耗时一年完成调查,并将出版完整版的报告———《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市民可登录网站www.mckinsey.com/mgi了解详情。
8城市城市人口超千万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麦肯锡大中华区董事长尤纳坦博士谈到我国城市化进程时,表示了肯定,“未来20年,对GDP的贡献将更为显著”。
报告中称,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从2005年的5.27亿,增加到2025年的9.26亿。其中,农村富余人口迁移也是重要因素。
20年内,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巨型城市”将达到8个,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所谓“巨型城市”,就是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较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支配实际收入超过4万元人民币)中的41%,将住在这样的城市里,而2005年这个比例仅为11%。
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市主城区城市人口为600余万。
形成重要的全球市场
报告预测,中国城市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5%增加到2025年的95%;城市消费在GDP所占的比例,将由2005年的25%(3.9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33%(21.7万亿元),消费数额将增加近5倍。
这意味着,到2025年,中国城市将形成一个重要的“全球市场”,消费总量和可支配收入,也将分别达到德国同期水平的近两倍、两倍以上,这是巨大的商机。
报告中称,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将带来4个方面的压力,不能仅追求GDP的增长,还应注意土地问题、环境保护、福利制度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方面的压力,分别来自土地和空间的发展;资源和污染;高技能劳动力和人才短缺;资金。具体来讲,未来20年,城市新增的3亿多居民将有大量建筑需求,让土地开发加剧、交通拥挤程度增加,预计要建造40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2-5万幢超过30层的摩天大楼,堪比十个纽约市的大楼数量。届时对水资源等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污染则将是严峻挑战。城市还将面临更高的服务成本,如公共服务以及医疗保健、教育等福利,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是1.5万亿,占城市GDP的2.5%。
建议建设超级都市圈
报告中提到“高效城市化”的概念,希望中国通过平衡的、效率更高的增长方式,提高10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要达到“高效城市化”,就需创造更多的人均GDP、能源使用效率更高、大众交通更高效、污染控制力更强、能吸引大量人才涌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等。
报告提出几项建议,如土地政策方面,为大城市提供优惠的土地政策,但要对耕地保护进行严格监控;基础设施方面,除发展高速路网和公路系统,还应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避免高峰时期出现“走路比开车快”的状况;引导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形成一个“超级都市圈”,相互推动。而资源管理方面,不仅要管理资源的供给,更重要的是管理资源的需求,让企业、市民形成合理的消费习惯,节约资源。
(记者 蒋艳)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1926年,芝加哥大学杰姆斯·麦肯锡(James
Mckinsey)教授创立了麦肯锡咨询公司,随后,这家以他姓氏命名的会计及管理咨询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7000多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家分公司,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成了800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