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网页 1
统筹城乡发展 重庆启幕农村土地"上市"
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www.cq.gov.cn 2008年12月02日
08时48分 重庆日报
●11月26日闭幕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根据决定,重庆将建立区县、乡镇和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中心,设立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10月9日,渝北区成立重庆首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入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一次突破,此举被认为是重庆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的“探路”行为。
尽管土地还没有租赁出去,但陈世彬还是看到了“发芽”于土地的新财富。
11月26日,站在位于渝北区石船镇重桥村自家的院坝里,这位60多岁的老人,频繁使用着当前一个政策热词———土地流转。半个月前,他决定将种了一辈子的田地“流转”给别人,耕地加林地共17亩,“流转费每年能上万,比自己种划算。”说这话时,陈世彬享受着初冬里难得的暖阳。有陈世彬这种想法的农民现在越来越多。10月9日,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挂牌。这是重庆首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目前已有上百户农民在此登记了土地流转信息。
探路
目前,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更像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土地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翠湖路四巷7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门面并不显眼。在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内,市场负责人黄文学每天都在迎来送往。“除了来登记的投资业主和企业,也有市内外的学习考察团。”黄文学说,每天忙忙碌碌,但还没有农户与业主签下“第一单”。他的办公桌对面,一个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上百条可流转的土地信息。“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在进入这个发布平台前,农户首先要将流转土地申请报村服务站,服务站再将信息申报镇流转服务中心,在核实信息之后,再报流转市场。”
在这里办理农村土地流转,有一套基本程序:建立流转需求信息档案(出具书面委托书)、发布信息、转出接入双方洽谈、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流转合同登记、转出接入双方履行合同、接受监督、资料归档管理。同时,这里也登记有意向来投资的业主、企业有关情况,向其提供土地信息。
此外,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另一功能在于,对该区可流转土地进行全面整理、登记、分类、汇总,进而发布土地可流转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更像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土地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到目前为止,能到这个土地流转市场流转的,只有耕地和荒地,宅基地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还没有进入可流转范围。
记者在可流转的信息中发现,当地农民倾向的流转形式是出租。价格则以农作物来换算,主城区每亩农用地每年的出租价格大概为400公斤至500公斤稻谷,偏远村镇是250公斤到300公斤稻谷。
“这个价格也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农户与业主去商谈。”渝北区农业局副局长刘廷福说,“流转的定价权在农民,市场不干涉,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土地流转的信息除了在市场里能看到,也公布在渝北区新农网上。”
目前,渝北区共流转农村土地8.15万亩,占该区现有耕地的17%。渝北区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市场的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全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17万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达40%以上。
现状
全市目前在20个区县、594个乡镇、3338个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通过政府适度引导,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土地流转。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意在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正是当前重庆农村发展所需要的。
随着重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来自土地的收益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日益降低,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开始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此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土地的适度流转集中。
但现实的问题是,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我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大多是以农户间的转包、转让和互换,通过村社集体或其他中介组织流转的比例较低。”重庆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悦说,当前,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归纳起来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5种基本形式。但调查显示,在以上五种形式中,转包形式比例最高,超过土地流转总量的1/2,其次是出租和转让,分别占20.31%和17.18%,“这反映出农民对土地流转仍有顾虑。”
徐天全,渝北区农业局农经站副站长,有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谈到土地流转时,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一些农民不愿拿地出来,主要是担心土地价值估算太低,流转后自己会吃亏;另外,流转土地的农民与业主发生纠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曾作过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结果发现有79.4%的农户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转让。“三大根源让土地流转受到制约。”重庆市政协常委、西南大学教授邱道持说,首先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突出,是土地流转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
其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是土地流转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目前,在全市1400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以上。由于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适应目前非农职业技术化要求。
“最后的问题出在投资回报率。”邱道持说,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叠加,投资收益率往往较低;与此相比,投资工业要比投资农业项目的比较收益高,所以即便是农民自愿出让土地,也未必就有大量企业和种养大户愿意接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偏远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
基于上述原因,全市在20个区县、594个乡镇、3338个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就是要通过政府适度引导,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说。
这样的市场化推动,使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一快、一增”的特点。“一快”即流转进程加快,从1997年的32.5万亩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385.25万亩。“一增”即通过流转,农民除了获得以口粮作价为基数的租金外,一般都附上就地打工、分红等条件,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入增长50%以上,土地整体效益提高20%。
举措
以制度设计保障农民利益,用市场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这些都将是政府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必须考量的关键问题。邱道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重庆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称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次积极探索”。在他看来,就是让生产要素向农村集结,“生产要素集结的地方,就会出现财富增长点。”而在过去,生产要素并非向农村集结,而是不断地流向城市,城乡差距也因此不断扩大。
市农委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处长周敏,对此持有相同观点。“如果土地不流转,分散在农户手里,进行‘破碎化经营’,生产要素就很难在农村发挥更大效率。”在她看来,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因为土地流转有利于推动适度的规模经营,同时又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
市农委副主任黄深政认为,土地流转最直接的作用和意义就是推动规模经营,促进产业发展,“让很多农村形成了以发展优质粮油、柑橘和蔬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同时,通过流转,土地撂荒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农业基础地位得到稳定。
不难看出,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一个破解二元经济的有效路径。
11月26日闭幕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根据决定,重庆将建立区县、乡镇和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中心,设立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
“如果要设农村土地交易所,筹备工作要非常细致。”邱道持说,要有一套交易制度,如怎么规避风险,包括法律的冲突、农民权益的保护、土地用途的管制等;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现在有些土地流转之所以不规范,就是因为没有市场的服务,没有市场的约束。
邱道持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市农委在今年的调研中发现,现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面临着三大风险:
履约风险。当接收方在受到系统性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自身经营风险及实力等影响,不能履约时,最终直接影响到农民利益。时间风险。在流转过程中,因国家政策调控增加了农民的保障和福利,或土地价值超出预期时,农民利益也要受到影响。程序风险。土地流转时没有将权利义务书面合同化,增加了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这就要求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利益。”市农委副主任黄深政说,政府将主要从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制度,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等三大要点上进行制度设计和完善。
■新闻链接
成都建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2008年10月13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农村产权综合性市场平台。该交易所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产权信息进行收集发布、科学评估和专业服务,来推动农村产权的合理流动,实现农村资本的有序流转。目前,在成都通过多种流转方式实现规模经营的耕地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1/3,亩均增收600元以上。而在未来10年内,成都市土地规模经营率将达到75%。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服务范围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等农村产权流转,此外,还提供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专业服务。交易所不以盈利为目的,对作为转让方的农户,不收取交易服务费用,对受让方只收取交易服务成本费用,以扶持农村产权的流转。
浙江率先“试水”土地流转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浙江省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已在私下流行;90年代中期后,开始出现经由行政力量推动的土地流转试点。2001年,浙江省对农民承包田使用权的流转已不是一村、一镇的小范围试点,全省各地,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土地使用权流转已作为当年基层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改革任务。土地流转制度之所以率先在浙江全面推开,得益于浙江农民常年性收入结构的变化。2001年,浙江省60%的农村劳动力脱离了农业,农民年均现金收入的80%来自于工业和“三产”。
【重庆政府网】 本文网址:http://www.cq.gov.cn/today/news/1246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