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对2009年教育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完成五项工作目标,二是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五项工作目标:一是力争35%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化,建成5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500所中小学塑胶运动场;二是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达到36.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11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8%以上;三是高等教育招生20万人,力争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四是大学城校园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13所高校全部入驻大学城,入住师生达到12万人;五是民办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校规模实现较大增长。 着力抓好的十项重点工作:一是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要统一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均衡发展标准、“双高普九”标准及其实施方案。要按“三个标准”要求,分期分批对达标区县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县党政干部的年度考核。二是以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一要完成好今年的高中阶段招生任务;二要大力改善高中阶段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建成市级重点高中6到8所;三要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三是以基础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要新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5所,启动建设3个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新建2个农民工培训集团和4个农民工培训基地,加快推进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教育与培训试验区建设;组建2个行业职教集团和2个区域职教集团;在6个区推行免费中职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免费中职试点范围。四是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重点,努力增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召开直辖以来首次全市高等教育工作会;加快大学城“五个一体化”工程建设;新增2—3个博士授予单位;实施“质量工程”;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五是以建设终身学习的支撑平台为重点,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六是以落实民办教育扶持政策为重点,推进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3-5所、民办高等学校3所,办学规模有15%左右的增长幅度;教育担保公司为教育提供10亿元融资担保。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个主题,开展唱红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等活动;全面落实每周4节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做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八是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整体素质。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企业”的师资培训模式;建设一流的高校师资队伍,形成“大师+优秀团队”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格局;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九是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推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十是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投入总量,确保教育投入“三个增长”。 【重庆市政府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