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已过3年,进展如何?昨日,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报告了《纲要》实施的评估情况。
杨庆育提供了3个评估“版本”,分别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
一个评估 三个版本
《纲要》一共涉及到20个预期性指标、14个约束性指标。监测进度,寻找差距,是评估的目的。
去年6月,此次中期评估启动。“为了听取多方面意见,做了3个版本的评估。”包括“官方版”、“学者版”和“百姓版”。
“官方版”由市发改委牵头完成;“学者版”由国际知名中介机构野村综合研究所完成;“百姓版”则出自大规模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
31项达标 3项未达标
昨日,杨庆育向常委会汇报的是“官方版”。
“总体达到了目标进度。”杨庆育说,34项发展指标有31项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占全部指标的91%。
杨庆育说,重庆发展有四方面可喜:
一是发展进度超过预期。3年来,GDP年均增长14%,高于规划目标4个百分点。有37个区县GDP年均增速达到或超过当地规划目标。
政府主导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14项约束性指标,有13项达标,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II级天数、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森林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受教育年限等。
重庆开放步伐加快。我市引进外资年均增长73.8%,内资年均增长60%,分别提前3年、2年实现规划目标。进出口总值完成95.21亿美元,已接近实现5年规划目标。
居民分享发展成果。根据评估,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1.5万元的规划目标,年均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7%。
未达标的3个指标分别是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