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重庆第二条出海大通道———沪(上海)渝(重庆)高速公路终于要贯通了!湖北方面昨日传来消息,沪渝高速公路恩施至白羊塘段将于本月19日上午8点开通,沪渝高速公路至此全线贯通。今后,从重庆开车到上海将是全高速公路,全程只需17个小时。 重庆段今年9月已建成 沪渝高速公路,标号为G50,是我国“7918”高速公路路网中一条重要的横线,起于上海,途径浙江、安徽、湖北,最后到重庆主城,全程1768公里,贯穿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 “重庆段已于今年9月29日全线贯通。”重庆高速集团副总经理田世茂告诉记者,沪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全长273.29公里,沿途经过我市江北、渝北、长寿、垫江、忠县和石柱,止于渝鄂交界处。 据介绍,今年9月29日贯通的,是沪渝高速重庆境内的最后一段———石柱至忠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石柱到湖北冷水段,这也标志着沪渝高速重庆段全部建成。 8小时到武汉登黄鹤楼 沪渝大通道全线贯通,不仅拉近了重庆至上海的距离,重庆到宜昌、武汉、黄石、安庆等中部城市的时空距离也大大缩短。 据重庆高速集团统计的准确数据,沪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重庆到宜昌的距离只有620公里,到武汉也只有868公里。届时,早上在重庆吃完麻辣小面,晚上就可在武汉登黄鹤楼欣赏风景。 不过,在沪渝高速初通时,湖北境内利川至恩施段长8.7公里的龙潭隧道只能单洞通行,因此,重庆前往上海方向的车辆,暂时还须在1269公里处的榔坪收费站下道,绕行318国道21公里再从贺家坪收费站上道。上海至重庆方向的车辆,不需下道。目前,龙潭隧道正加紧施工,争取尽快完成双向通道。 记者还打探了全程的通行费。据计算,一辆小轿车从重庆开到上海,全程过路费大约为1120元。 冰雪路段需小心驾驶 沪渝高速公路石柱与利川的交界处,属于高海拔地区,大部分路段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海拔达1443米。 “这样的高海拔,全市绝无仅有。”田世茂称,据资料统计,该线路每年的11月底至次年的3月份,气温较低,最低温度为-10℃,每年都有降雪。其中,忠县至石柱与湖北交界处,整个冰雪路段总长度为23.9公里,占该路段总里程的51%。 从上个月起,该路段已经开始下雪。为保障车辆行车安全,目前,沪渝高速石柱至忠县段已设立监控中心,并配有24小时值班的监控人员,对特长隧道和重点路段实施监控。沿途重点路段还配备有冰雪监测仪、可变情报板等,可根据路上的冰雪情况,及时发布路况信息。 石忠段还配备了必要的除雪车、工程养护车和撒布车,储备了工业盐等融雪剂,养护巡查人员24小时值班巡查,随时准备上路除雪,疏通道路。 此外,重庆高速公路集团还与湖北方面达成协议,建立联动机制,尽量不封道,共同保障道路畅通。 一条路带来的“蝴蝶效应”: 激活产业 壮实城市 本报记者 项菲菲 “这条‘大动脉’带给重庆的好处将是无限的。”沪渝高速公路即将贯通,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昨日表示,它不仅能够把我市的产业集群彻底“激活”,还会让重庆在成长时有一个更强壮更均衡的“体质”。 李勇认为,这条高速公路将西部、中部、东部“串”在一起,有利于产业集聚和转移。“它沿途经过我市长寿、忠县等重要节点区县,长寿的化工产业、忠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等会被一一带活。”同时,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地区的产业一直在向西部转移,这些重要节点区县能化“动脉”为优势,主动前去承接来自东部的相关产业。 通常而言,产业要素活跃的地区也是人口集聚地。当集聚的产业越做越大,城市化进程也会随之加快。李勇解释,国家把我市定位于西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条高速公路不仅能让沿路的节点区县,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两方面同时驶入“快车道”,也能让我市成为西部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提早实现。 此外,我市正在打造“一江两翼三洋”的出海大通道,这条直插入长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也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利好。“通过它,上海能够辐射的腹地延伸至重庆,两地企业的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李勇说。 这是近在眼前的好机会。可要如何做才能充分发挥“大动脉”的利好效应? “要勇敢地走出去,也要大胆地请进来。”李勇说,目前,装备制造业和汽摩产业是重庆的“长处”,但相关企业却有些“保守”,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尚未大规模开分店,“现在机会来了,借路开店,重庆的优势企业要勇敢地‘杀’入长三角的战场中,去那个更大的市场分享‘蛋糕’。” 同时,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正是重庆所缺乏的。对此,李勇认为,我市应当积极引入当地优秀的现代服务企业,补上我市的这块“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