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动态信息(6)
[ 2010-06-03 ]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动态信息(6)

(2010年4月1—15日)

    一、“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市重点国有企业“抱团下乡”促贫困地区增收。日前,来自重庆主城的10多家国有重点企业的负责人远赴渝东北的巫溪县,走访当地的种植养殖基地、特色产业园区,并一举签下近30亿元的合作协议。这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个重大举措。按照协议内容,市国资委将根据巫溪的资源配置、主体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布局和市场状况等要素,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在巫溪进行产业投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项目贷款资金,并帮助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在这些项目中,中冶建工将投资21亿元,参与巫溪新城区道路场平整治、还建房小区等城市建设;交旅集团将投资3.5亿元,对巫溪宁厂古镇、庙峡风景区建成国家“5A”级景区的定位,进行综合开发和交通建设。从今年开始,重庆将组织大批国有重点企业“抱团下乡”,为渝东南、渝东北贫困地区注入发展动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650亿贷款计划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近日,市“两翼”万元增收办、金融办分别与市农商行、农行市分行、农发行市分行、重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签署了金融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协议。五家银行计划在今后3年内安排65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其中,农商行200亿元,农行市分行150亿元,农发行市分行、重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100亿元。
    农垦集团五项措施助推“两翼”10万农户万元增收。一是以天友乳业、农经投资、泰通药业、正大、批发市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两翼”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农副产品生产等农产品订单业务,带动6万农户增收。二是通过建设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销售网络,吸纳“两翼”剩余劳动力3000人,促进3000农户增收。三是通过组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乡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3万农户增收。四是在武隆、开县、城口、秀山推进贫困村整村发展种植、养殖业,促进4000农户增收。五是携手专业大户,共同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蔬菜初加工厂、金银花及板栗初加工厂等项目,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带动3000农户增收。
    二、部门动态
    三农呼叫中心正式成立。4月7日,重庆三农呼叫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它是市农委、市科委整合原农技110、农网广播11896789、农信通12582和农业新时空10109555等为农服务热线资源,联手打造的12316、12396三农公益热线服务平台,可即时提供农业生产科技、农业产业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市场信息、农村改革发展等问题咨询和信息服务。
    市药品交易所正式成立。3月31日,重庆药品交易所正式成立。建立药品交易所是重庆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性举措。重庆药品交易所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药品交易市场秩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平抑药品价格,推动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建成集药品交易市场、信息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平台。
    三、区县改革
    南川区实施扩权强镇试点探索城乡统筹新路径。一是充分借鉴浙江余姚、四川大安等地成功经验,形成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南川实际情况,筛选水江镇和南平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二是推行权力下移,将所涉18个区级部门的内设机构调整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权、国有土地经营管理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权等9大权力具体细化为17项,下放到试点镇。所涉14个行政执法部门也将部分行政执法权予以下放。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财政税收、融资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用地、鼓励改革创新六大方面给予试点镇重点支持,细化为支持事项19项。四是在试点镇搭建投融资平台公司、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三大平台,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推进试点镇跨越发展。
    巫溪县“五抓落实”为农户林下养鸡增收上“保险”。一抓资源整合,解资金之忧。全县共整合各项资金6100万元用于林下养殖。二抓招商,解销路之忧。将与市盐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亿元,建800亩农业园区,分割加工1000万羽商品鸡。三抓培训,解技术之忧。县畜牧兽医局对兽医站人员和基地村孵化人员进行鸡舍建设和养殖技术指导,并聘请5名专家教授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四抓繁育,解种苗之忧。已建立起15个“大宁河鸡”种鸡场和60个“大宁河鸡”孵育中心,每个种鸡场可饲养0.24万只种鸡、年提供种鸡蛋21.6万枚;每个孵化中心今年可提供鸡苗5万羽。五抓防疫,解风险之忧。县、乡镇均成立了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了9名专家教授,组成了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团,建立了到乡镇、村级的防疫技术服务体系。
    大足县推进公共租赁房建设。一是改扩建公租房。按“由小扩大、把矮变高、以旧换新”原则,5年内完成全县现有10万平米的公租房改建。二是配建公租房。按“均衡布局、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环境宜居”原则,2年内在棠香、龙岗、龙水等中心街镇首期开工建设2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三是新建廉租房。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廉租房1617套、7.8万平方米,到2011年将建成3994套、20万平米。四是建立健全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列出建设时间表,实行倒计时管理,把按时足额交出房源列入综合目标考核。
    台湾宏信集团竹柳基地项目落户永川区黄瓜山村。近日,台湾宏信集团竹柳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永川区南大街办事处黄瓜山村,目前已与黄瓜山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已移植了3万株竹柳良种苗。台湾宏信集团是一家主营厨卫、建材、房地产、医药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知名品牌“年代厨卫”,涉及太阳能发电、秸杆气化等环保产业。台湾宏信集团拟在永川成立“重庆年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工商局名称预核为准),建设全自动玻璃温室大棚以及竹柳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流转租用土地130亩。该项目在永川落户并实施将会吸引更多的台湾农业界人士关注永川投资机遇,促进两地交流与合作,同时对永川打造乡村生态旅游起到促进作用。

 

                                              (信息来源: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