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参加FIDIC 2010年年会的情况报告
[ 2010-12-02 ]

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
参加FIDIC 2010年年会的情况报告

  2010年9月18日至9月22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2010年年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由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萍任团长,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顾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刘亭、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郭俊峰、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春林、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柯达、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渝平任副团长,来自全国48家FIDIC成员协会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FIDIC年会结束后,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访问了南非工程咨询协会(CESA),并就两国工程咨询业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此外,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还实地考察了印度和南非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FIDIC 2010年年会概况
  FIDIC 2010年年会由FIDIC和印度工程咨询协会(CEAI)联合主办,来自64个成员协会共6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努力创新——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之路”(Managing Innovation – The Way Forward),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及工程咨询业的杰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工程咨询行业和企业的创新问题。
  会议围绕“在项目中贯彻创新理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三个议题,以大会主题发言、业务研讨会、地区及专业论坛等形式,就如何不断加强和实现创新以推动工程咨询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一)在项目中贯彻创新理念
  
目前,世界面临人口、粮食、环境、能源等多重挑战,工程咨询服务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咨询,而是需要在咨询服务过程中营造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引导业主支持和鼓励创新,在项目中全面贯彻创新理念。只有不断推动工程咨询的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工程咨询业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FIDIC年会主要从“创新的驱动力”、“加强研发,推动创新”以及“项目融资创新”三个方面就这一议题进行了研讨。
  创新的驱动力
  工程咨询业创新的外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应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立足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同时也对工程咨询服务提出新的课题。工程咨询业创新的内驱动力来自于咨询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FIDIC认为,工程咨询业在遏制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资源冲突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工程咨询业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咨询工程师应不断创新,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
  加强研发,推动创新
  研发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工程咨询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只有不断加强研发,增强与研发机构的有效合作,才能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年会上,来自印度、瑞典和法国的代表通过本国实例介绍了如何加强工程咨询业的研发与创新,其中特别强调了不能片面追求研发投入以及发明专利的数量。对于工程咨询业,应用创新比基础创新更为重要,只有将研发成果成功地应用到工程咨询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咨询工作的创新。
  项目融资创新
  项目本身的日趋复杂使得项目融资的复杂性也随之提升。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寻求可行、可靠、可持续的融资方式,是广大业主和咨询工程师共同的追求。年会上,与会代表在探讨融资主体、融资来源以及融资手段的同时,也讨论了如何更多地支持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咨询项目、如何保证融资的安全性以及如何使基础设施市场化运作获得成功等一系列问题。
  (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议题下,年会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的挑战、包容性发展和项目创新框架三个问题。
  气候变化的挑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大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程咨询业需要寻求具备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在2009年年会中,FIDIC强调了咨询工程师在气候变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并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致信联合国,表达了工程咨询业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服务的意愿和决心。本次年会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仍是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涉及许多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和新知识,咨询工程师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在投资建设项目中寻求创新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增长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针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公正缺失并存的问题,亚行已将包容性增长列入其2020年发展战略中。包容性发展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平等与公平问题,旨在保证人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增长过程并从中受益,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也“包容”了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人口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工程咨询业应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包容性发展,在咨询服务中以实现包容性发展为目标,应用“有无对比法”对项目进行咨询评估。
  项目创新框架
  实现项目的创新,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实现工程咨询行业的创新。与会专家认为,传统的工程咨询服务较为被动,往往是按照业主的要求和建议,依据标准和规范提供循规蹈矩的技术咨询。为保证工程咨询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咨询服务中应倡导积极主动、善于革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工程咨询企业应培育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重视管理创新,并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切实贯彻创新,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咨询工程师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发挥工程咨询业在应对挑战中所具备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三)创新的过程
  
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和管理的智力服务。只有重视知识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信息共享,才能促进工程咨询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创新的过程”议题下,年会主要对创新的方法与措施、知识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创新的方法与措施
  价值工程和全寿命周期是“创新的方法与措施”这一议题讨论的重点。与会专家提出,在当前形势下,仅从二维的角度,即保持廉洁的职业道德和具备能力与资格,来评价工程咨询服务的专业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咨询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估,因为业主需要的并不是工程咨询服务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咨询以使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最佳效果。因此,推动工程咨询业的持续创新,贯彻价值工程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应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注重功能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持续创新活动不断优化方案,降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升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价值工程的价值导向原则和创新本质,可以对研发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工程咨询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和措施之一。
  知识管理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咨询服务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知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重要的稀缺资产。应该说,工程咨询企业的成功与否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管理,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是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建议在全行业、全社会鼓励和推动知识共享,营造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创新,保护知识资产,共同提升工程咨询业的竞争力。
  风险管理与创新
  创新与风险共存,工程咨询业的创新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本次年会上,业主、研发人员、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就创新与风险管理、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提出,在工程咨询领域应尽量做到“可实现的创新”和“可量化的风险”,即在创新之初就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增加风险的可控性,从而保证创新的实现;同时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量化评估,勇于承担风险以寻求最佳的咨询方案。专家建议,可以充分利用FIDIC这一平台,对创新进行风险管理。以FIDIC合同和指南为基础,提升工程咨询的服务水平,提高业主对责权利的认知程度,积极采用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对工程咨询后备人才的培养,推广实施项目保险,从而克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自身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及创新能力和实力的有限性,实现工程咨询的创新。
  除上述三个业务研讨议题,FIDIC 青年咨询工程咨询师论坛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探讨青年咨询工程师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会前通过论坛简讯宣传论坛的愿景、目标和具体工作,并介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青年论坛丰富多彩的活动;FIDIC高层领导专门接见了参加年会的各国青年咨询工程师。在大会总结中,FIDIC主席特别指出,青年咨询工程师论坛的出色表现是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本次年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5名青年咨询工程师参加了FIDIC青年咨询工程师管理培训(YPMTP)并顺利结业,是历次培训人数最多的一年。中国有14名青年咨询工程师参加了培训。
  “咨询工程师是世界的创新者”,不断地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与技能,培养创新文化,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既是工程咨询业的使命,也是工程咨询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次年会秉承FIDIC年会一贯的平等、开放、坦诚的风格,是全世界工程咨询界的一次盛会。
  二、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与会情况
  中国代表团由来自全国48个工程咨询机构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涉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水电、石油化工、金融及法律等不同的专业领域。代表团认真准备,周密安排,积极参加年会的各项活动,实现了“有声音、有形象、有表现、有收获”的参会目标,展示了“专业、积极、团结、自律”的良好形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参与专业技术讨论,深入了解国际工程咨询业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
  本次中国代表团成员平均年龄为45岁,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90%以上人员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英语水平相对较高,保证了参会成员的质量。
  年会期间,代表们按照会议日程安排,积极参加全体代表大会,每位代表还根据自身的专业,选择参加年会的相关业务研讨会和专题论坛。对于如何在项目中贯彻创新理念、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创新方法和措施等方面,我代表团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踊跃参与提问和讨论。 
  (二)参加专门会议,参与FIDIC组织的有关决策
  年会期间,中国代表出席了FIDIC成员协会代表大会。部分代表还参加了FIDIC亚太分会(ASPAC)会议,讨论了分会章程以及开展区域青年咨询工程师论坛的计划,并就定期召开ASPAC会议的时间、地点、方式、主要议题等问题提出建议。
  会议期间,代表团领导还与FIDIC领导就FIDIC在中国开展FIDIC工程师培训和认证试点的有关工作交换了意见,FIDIC执委会通过了《FIDIC工程师培训和认证试点管理办法》及《FIDIC工程师培训和认证指南》,为在我国启动这一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FIDIC廉洁管理专业委员会和FIDIC青年咨询工程师论坛指导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分别参加了FIDIC廉洁委员会和青年论坛指导委员会的会议。
  (三)加强与国外代表及台湾代表的交流,融洽感情,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中国代表团充分利用FIDIC年会的机会广交朋友,与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咨询工程师进行交流,了解各国各地区工程咨询业的发展状况。加拿大、荷兰、西班牙等多国的代表主动了解中国工程咨询业现状。智利工程咨询协会、韩国工程咨询协会为了加强与中国代表的联系,特意从本国带来中文版的宣传册。在沟通业务工作的同时,代表们还交流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培养了感情,建立了联系,为今后的合作创造了机会。
  年会期间,正值中秋佳节,代表团部分代表与来自台湾的代表举行了联谊活动,共话团圆,共叙亲情,并就海峡两岸工程咨询界合作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接受媒体采访,展示我国咨询工程师的风采
  本次年会邀请了工程新闻记录(ENR,Engineering News Record)以及当地众多媒体进行会议报道。鉴于各国代表对中国经济建设高度关注,希望了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ENR记者专门对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关昌余进行了现场采访。关院长用英语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重点宣传了中国的科学发展理念,介绍了我国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方面的规划以及建设情况。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断有其他国家的与会代表参与提问,关院长都一一作答,赢得了赞许,展示了我国咨询工程师的实力和良好形象。本次采访情况已登载在年会的每日简报上。
  (五)积极参加青年咨询工程师管理培训,迎接创新的工程咨询时代
  FIDIC青年咨询工程师管理培训(YPMTP)于2005年北京年会上正式启动。我国从2008年开始选派优秀青年咨询工程师参加该项培训,目前已有25名青年咨询工程师顺利结业。2010年,我会在会员单位中选派14名青年咨询工程师参加了培训,占本年度YPMTP 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年会期间,我国学员与其他国家学员一起,积极参加现场培训,打破小组界限,踊跃发言,集思广益,就“接班人计划”进行热烈讨论。以青年咨询工程师的发展为题,探讨了发展道路上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青年咨询工程师在职业发展历程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一些代表就各自企业在接班人计划上所做的一些尝试和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汇报。
  三、中南两国工程咨询研讨会有关情况
  FIDIC 2010年年会结束后,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应邀访问了南非工程咨询协会,参加中南两国工程咨询研讨会。南非工程咨询协会认真组织工程咨询领域的多位专家就南非工程咨询协会的管理、立法、服务采购与收费结构、南非工程咨询学校的培训、国际咨询业务的开拓等主题做了精彩演讲。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着重介绍了中国近期发布的《工程咨询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得到了南非工程咨询协会代表的充分肯定。研讨会气氛热烈,代表们就中南两国工程咨询项目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广泛共识。
  (一)服务采购与收费
  南非工程咨询协会重点介绍了南非工程咨询领域的服务采购与收费情况。目前,南非工程咨询服务采购主要依据《工程咨询服务采购最佳实践指南》(Best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rocurement of Consulting Engineering Services,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工程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概念为基础,要求咨询工程师不断适应全过程管理的要求。《指南》的私营项目采购部分与国际合同采购通行的公平性、平等性、透明性、竞争性、价优者得等基本原则类似,但政府项目的采购则有所区别。为纠正种族隔离时期对黑人的不公正待遇问题,南非政府颁布《优先采购政策框架法》(Preferential Procurement Policy Framework Act,2000)以及《黑人经济增能法》(Broad Based 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 Act,2004)等法律,强调在公共项目竞标体系中适度照顾黑人弱势群体。
  为了规范工程咨询服务收费,南非出台了《注册咨询工程师服务范围与收费标准指南》(Guideline of Scope of Services and Tariff of Fees for Persons Registered in terms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ct)。
  (二)工程咨询人才队伍的建设
  南非工程咨询协会非常重视对工程咨询人才队伍的建设,于2000年建立了工程咨询学院(School of Consulting Engineering)。目前,学院开设了上岗人员培训、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工程咨询执业资格培训等三个层次的培训课程。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课程主要针对需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工程咨询专业人员,包括50余个培训主题,年均培养1500余名专业人才。
  工程咨询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每一项咨询成果都凝结着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与智慧。因此,人才是工程咨询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和首要资源。
  四、体会与建议
  
(一)创新工程咨询方法,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本次年会,许多国家的代表通过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咨询理念和方法更好地为投资建设服务,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如日本的代表结合日本实际市政工程项目中的技术创新,分析在工程咨询服务中如何考虑近期日本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灾难的特性,阐述了咨询工程师如何进行工程咨询理念和方法创新。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工程咨询业已经成为投资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保驾护航舰队,工程咨询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工程咨询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在投资领域的贯彻落实。工程咨询工作是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能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咨询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咨询理论和方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投资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二)加快立法,推动工程咨询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工程咨询业的管理已经实现法制化,其立法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咨询机构的立法。主要明确咨询公司的法律地位,成为社会公认的合法实体。日本早在1973年7月就颁发了《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详细规定了工程咨询机构的法律地位、设立、管理、业务范围、财务及会计、监督、罚款等。二是有关市场准入的立法。主要包括咨询人员资格的立法,有关咨询机构业务范围和资格的立法,以及咨询机构和人员收入的立法。美、英等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专职咨询工程师需由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注册、批准。南非于2000年颁布《注册咨询工程师服务范围与收费标准指南》,是工程咨询服务收费指导价的法律文件。三是有关保护本国工程咨询业发展的立法。印度政府明确规定,所有项目(包括外资项目)的工程咨询都要有本国咨询公司参加,外国咨询公司来印度投标,必须得到印度政府批准。2006年印度政府又专门发布了《咨询工程师聘用政策及程序手册》(Manual of Policies and Procedure of Engagement of Consultants),以促进咨询工程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多年来我国工程咨询业一直处于法律缺位的状态,成为一些单位不经  有资质的机构咨询便盲目决策,以及工程咨询在社会上认同度低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为了确保工程咨询服务质量,建立行业信誉,规范工程咨询市场秩序,推动我国工程咨询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工程咨询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我国工程咨询业的行业立法,已经刻不容缓。
  (三)完善招标投标法,明确采购工程咨询服务的方式和标准
  如何确定工程咨询服务采购的评标标准,是历届FIDIC年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与会代表对业主选择咨询服务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方式普遍感到弊大于利。本次年会上,FIDIC专门召开最佳业务实践专题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根据质量选聘工程咨询服务(QBS,Quality Based Selection),与会代表强烈期望改进评标标准。
  我国2000年《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对规范工程投资建设领域的招标投标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招投标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给投资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特别是当前最常用的最低价中标方式,不利于工程咨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建议,尽快修改《招标投标法》,明确不易度量的智力采购——咨询服务的采购方法,把质量和技术作为竞争的主要因素,采用国际工程咨询界公认的QBS选聘方法,以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有效遏制腐败。
  (四)保护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对南非的生态项目考察,团员们真正领略到了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作用。每个南非人都在行动中自觉执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南非对于自然生态保护的立法和执法非常严格,不允许居民及游客投食喂养动物;好望角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也不允许任何人带出。南非政府还高度重视保护水资源,重视对沙漠的治理,积极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成效非常显著。对南非生态项目的考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增强了通过工程咨询服务提高我国民生质量的决心与信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作为咨询工程师,我们要积极为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承担责任,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五)加强国际型人才培养,增强竞争实力
  参加本次年会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我国工程咨询业参与国际竞争,只具备专业知识或技能、学习能力、交流及沟通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和素质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熟悉相应领域的国际惯例、工作方式,熟悉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并可以熟练地运用国际化语言。国际上很多工程咨询企业的成功经验,都是把培养国际型人才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工程咨询业作为智力服务行业,没有人才就没有了一切。为此,我们建议,要加大我国工程咨询业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建议广大工程咨询单位以《工程咨询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咨”战略,结合国务院批准的“FIDIC工程师培训和认证试点”项目,共同营造培养国际型高素质人才的环境,找准突破点,加快培养一大批国际工程咨询的高端人才,提升我国的工程咨询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五、结语
  
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参加FIDIC 2010年年会和中南两国工程咨询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内容丰富的会议与考察、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使代表团全体成员了解到国际工程咨询业的最新理念与发展趋势,加强了与国际、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工程咨询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工程咨询实践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咨询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更好地发挥工程咨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工程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