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至3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菲迪克,FIDIC)2017年年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由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会长肖凤桐同志任团长,唐萍、白渝平、董勇同志任副团长,赵旸泮同志任秘书长,与来自全国20多家菲迪克成员协会会员单位的代表与会。菲迪克年会正式召开前,代表团于9月26-28日应邀访问了泰国工程咨询协会,参加了中泰两国工程咨询合作会议,就中国与泰国工程咨询业的管理经验以及两国工程咨询机构之间探索合作机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代表团还实地考察了印尼、泰国两国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个会议内容丰富,组织有序,达到了开阔视野、学习经验、相互交流、了解趋势、扩大影响、结交朋友的预期目标。
一、2017年年会情况
本次菲迪克年会由菲迪克、菲迪克亚太分会(ASPAC) 及印度尼西亚工程咨询协会(INKINDO)共同举办,大会主题为“弹性基础设施-改善人们的生活”。参加本次年会的代表来自大型国际工程咨询集团、国际开发银行及金融组织、技术和管理公司、基础设施科研机构等多个方面,7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会议研讨主要内容
菲迪克主席李在完(Jae-wan Lee)先生、菲迪克亚太分会主席刘罗炳先生、印尼工程咨询协会主席NugrohoPudjiRahardjo先生以及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部长 Bambang P.S. Brodjonegoro 教授、公共工程和住房部部长BasoekiHadimoeljono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围绕会议主题,31位来自印尼、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伊朗、阿联酋、新西兰、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从弹性基础设施的构成、需求、效益、投资、规划模型、战略、可持续性、设计、灾难防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演讲。主要议题包括:
1、弹性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
来自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印尼和美国的四位发言代表围绕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功能性、适应性、可持续性、政治和社会预期;当前的威胁和挑战;政治动乱、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城市化、投资乏力等几个方面发表了见解和看法,与会人员展开充分研讨。
专家向各位参会代表介绍了WFEO组织的历史、准则、组织架构以及该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从事的工作等,并从智慧城市和交通两方面入手,向大家展示了弹性基础设施的结构,这其中包含了无人驾驶技术、高速铁路技术、数控塔台、智能建筑、智能网络等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和使用。
AIIB的数据显示,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气候变化的不同认知、利益相关人的复杂背景、交织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源的局限以及其他紧急的事项是影响弹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增加23.6亿城镇人口,其中12.5亿人在亚洲,这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需引入私营资本,各方共同努力完成。
2、基础设施需求、效益与投资
来自英国和印尼的三位代表围绕全球需求和效益、政府规划进程、社会和经济收益、灾害经济;基础设施优先顺序的选择;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弹性的评估等内容进行了演讲和研讨。
基础设施作为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中的第二标准,是确保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评价因素。在2016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基础设施网络的质量及可延展性,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从各方面降低收入不均和贫困带来的影响”。印尼代表以印尼经济发展为例,向参会代表阐述了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印尼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标,在国家中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2016-2019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包括新建2650公里公路、2159公里铁路、33座水坝及30座水电站等。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印尼对基础设施预算投入的增加,自2015年开始,对比往年,印尼的经济有了显著增长。另外为达成预计的经济目标,印尼政府在经济、体制和调控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如可行性缺口融资、成立基础设施有限投资基金、项目交付加速政策、加快土地征用速度、新发布16个经济政策包等,一系列新政促进了项目发展,包括许多PPP项目。
3、弹性基础设施规划模型及数字技术
来自美国、日本、印尼、印度和新加坡的五位代表就是否拥有数据来重新定义弹性基础设施的事件;预测和建模能否帮助重新定义设计事件;是否可以通过弹性基础设施减少建模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发言和讨论。
弹性基础设施中弹性一词的定义为,基础设施系统(包含与其相关的生态及社会系统)在外界的干扰下维持其应有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通过数字化模型,在大数据统计的支持下,可在环境变化、社会影响、需求增长、灾后恢复、以往失败案例等方面对基础设施系统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
日本代表通过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地区的海啸事件,向大家具体介绍了数字技术在海啸预防测量、伤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印尼代表介绍在1815-2016期间,在印尼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地震和海啸,分别占灾害总发生比例的31.2%和41.6%,占总比例55.7%的遇难者死于这两种自然灾害。通过弹性基础设施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损失。以地震为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对地震的频发地段、不同地震振幅和震源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材料和形式的基础设施在地震时的抗震能力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配合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有效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更加准确地对地震做出预警,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人员损失。自2010年起,印尼已经将地震灾害地图引入了其抗震建筑和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另外,通过有效的评级手段可以增加基础设施的“弹性”。2005年世界银行的自然灾害热点地区报告中指出,“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面临一项或者多项的自然灾害的地区”。有效的评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弹性规划和管理。
4、战略、规划、可持续性和弹性
来自印尼、美国和日本的四位代表围绕如何开展城市和社区规划使之富有弹性;从灾害和基础设施失败当中学到了什么;咨询工程师如何做出贡献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自上而下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新规划,使之更具“弹性”、更加宜居。从世界范围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数量,尤其是洪水和飓风的发生正逐年增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通过提前实施灾害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灾害,且应在规划中完善与灾害损失和影响的数据和知识,区分已经明确的和未明确的灾害原因,改善规划流程,以更好地评估和促进投资决策,使得战略、规划、可持续发展与弹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结合。
5、我们需要改变什么
菲迪克执委Aisha Nadar女士和来自印尼、新西兰的三位代表围绕灾害对系统、基础设施失败、人、环境和经济的影响;灾后功能需求-电力、供水、医疗保健、交通;意外结果的管理、灾害修复规划和管理;如何使我们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更具有弹性等方面问题展开了讨论。
代表介绍了政府采取的一些法律法规来减少对生命及财产的危害,另外降低灾难投资也很有必要,灾难的降低与降低灾难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降低灾难风险投资都低于恰当的水平,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量化降低灾难投资的效果可以扩大和促进该投资达到恰当的水平,降低灾难发生。
6、基础设施项目的弹性与灾害风险防范
来自阿联酋、美国、日本、伊朗和印尼的五位代表就弹性如何在各个项目中实现和提升全球基础设施弹性会引发什么商机两个问题展开了研讨。
近年来气候的改变带来的自然灾害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重建遭遇损害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给咨询工程师们带来了很大商机。很多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等)都非常关注弹性基础设施的重建及改造,这为工程师们创造了新的机遇,研究气候变化对弹性基础设施的影响,将有利于咨询工程师更好地建设弹性基础设施。例如风险评估是决定降低灾难投资的第一步及重要的工具,咨询工程师是风险评估、进一步规划、实际操作的主要执行者,会有很多商业机会;同样在沙尘暴的治理中咨询工程师也可以有很多贡献,比如研究、测量和评估气候变化的因素;建立减少沙尘暴政策框架;监测、预测及预警等工作。代表还指出菲迪克组织对减少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减少沙尘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让社会了解沙尘暴对全球的挑战,协助国际性组织参与到治理沙尘暴中等。
7、设计弹性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的KouroshKayvani教授与来自印尼、荷兰、菲律宾的三位代表对要交付弹性基础设施需要考虑哪些设计要素;是不是工程设计标准需要改变以适应弹性;交付弹性基础设施我们要面临什么样的技术挑战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设计弹性基础设施应考虑适应性、稳健性、多样性及可恢复性等方面,要有一个非直线性的设计过程,与非技术型的专家及项目利益相关者相互沟通交流。基于项目的范围及地点,在设计弹性基础设施时需要注意降雨量增加、海平面上升、飓风活动的增加、海啸及塌方等因素。在工程设计标准方面代表指出需要有注重于标明风险以及降低风险的标准,需要采用社会、环境及经济等可以实现的措施以降低气候对项目的风险。另外代表还介绍了设计弹性基础设施,工程师将在灾难设计、基础数据、救济点设计等面临的挑战。
8、为支持弹性基础设施提供有效的工程咨询服务
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印尼和美国的代表就咨询工程师应该如何应对变革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弹性方面,工程师需要从类似的灾难性教训中学到如何执行及正确使用设计、材料、施工方法及耐用性,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稳定性方面,工程师需要运用他们的知识及能力去管理与自然和谐行为,激发乐观性,创造稳定性的基础设施世界。咨询工程师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及教训,不断完善创造弹性基础设施。
(二)菲迪克年度颁奖情况
10月2日,菲迪克对本年度评出的获奖项目和个人举行了颁奖典礼,在揭晓的21个获奖工程项目中,中国获奖工程达11项,占获奖项目总数半数以上,其中中国的兰新高铁、凤凰中心获得杰出项目奖(共评出3个项目),嘉绍大桥、汉江中下游水资源调控工程获得特别优秀奖(共评出3个项目),上海隧道院申报的重庆3号线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等7个项目获得优秀奖。来自印度的PrashantKapila先生获得本年度优秀青年咨询工程师奖。
(三)全体代表大会情况
(四)亚太分会会议情况
本次年会期间,菲迪克亚太分会主席刘罗炳先生还主持召开了亚太分会执委会和全体代表大会,本次全体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来自印度的SudhirDhawan先生为新任执委,来自印尼的Irawan Koesoemo先生为亚太分会候任主席,大会还批准了亚太分会2018年年会改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召开。
(五)会议其他情况
10月1日上午,举办了最佳业务实践论坛,本论坛由菲迪克各专业委员会讨论行业最新的工具和服务。分为青年咨询工程师公开论坛,可持续管理、实力建设、廉洁管理,风险和质量管理、合同、业务实践三个部分。由来自菲迪克各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就以上三个部分相关业务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并展开讨论。
10月1日下午,举办了菲迪克青年咨询工程师研讨会,作为青年咨询工程师的研讨舞台,安排了多项内容和议题,具体包括:
青年咨询工程师展望将来工程师如何建设弹性基础设施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日本青年咨询工程师从东日本大震灾所吸取的经验提出的弹性基础设施维护的建议;
人道主义救援工程;
越南中部高原建设水电站后自然水流变化对下游区域的影响评估;
非洲青年咨询工程师对弹性基础设施设计的思考;
菲迪克和青年咨询工程师;
未来领导人研讨会。
二、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在泰国的会议情况
在本次菲迪克年会召开之前,代表团应邀先后访问了泰国工程咨询协会,就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泰两国工程咨询项目合作进行交流和沟通,双方的企业代表与咨询行业的同行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实地考察了一些富有历史文化蕴涵的城市规划、古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
中泰协会的代表认为在中泰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并不断深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推进的背景下,两国投资与经贸合作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泰之间的投资与经贸合作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格局。当前泰国政府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重点,大力推进吸引外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泰国工程咨询企业为推动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泰国发展规划及战略与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和产能合作战略具有高度契合性,中泰友好合作不断加深,一批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泰投资与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给两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带来了大量的业务发展机会,中泰两国工程咨询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和泰国工程咨询协会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两国同行表示愿意一起努力,共同为两国工程咨询企业创造交流和合作机会,搭建合作平台,为两国的合作规划、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献言献策,为中泰经贸和投资合作贡献力量。
三、拜会我驻印尼参赞情况
在雅加达参加年会期间,肖凤桐会长拜会我驻印尼使馆公使衔参赞王立平。肖会长向王立平介绍了中国工程咨询代表团参加菲迪克年会的情况,并就如何支持我工程咨询企业开拓印尼市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王立平认为近年来中国印尼之间的合作不断扩大,在印尼的中资企业已有几千家,正在推动包括铁路、电厂等在内的很多重大项目,很多民营企业在印尼也开拓了很好的市场。
肖凤桐会长表示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一直鼓励有实力的工程咨询企业走出中国,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竞争,但我国咨询企业走出去步伐不大,缺乏策划规划意识、缺乏国别研究和指导、缺乏国际化人才、前期投入不足,信息来源少,投资环境也不熟悉,在国外没有“腿”。中咨协会一直在考虑在支持我咨询企业在境外生根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一些骨干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咨询业务,希望在一些国家开展试点。王立平表示印尼经商处欢迎中咨协会及有关咨询机构到印尼拓展业务,并积极给予支持。
四、参会体会
(一)中国获奖项目数量连续五年第一,体现了我国已经成为工程建设强国,中国质量正被世界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绿色、共享、可持续。中国工程咨询行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的获奖项目,首先体现了创新、高质量、技术的卓越性,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节能减排、提高效率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次体现了可持续、尊重环境的精神,为促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工程质量优异,经得起时间和自然灾害的考验。同时,项目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福祉等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
菲迪克作为全球工程咨询行业权威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2013年在成立100周年之际,按照“质量、廉洁、可持续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菲迪克首次评选“百年工程项目奖”,以后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评选表彰一批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工程项目。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有16个工程项目获得“杰出奖”或“特别优秀奖”,34个工程项目获得“优秀奖”,获奖总数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表明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工程建设强国,中国质量获得世界普遍认可。
(二)中国在菲迪克的影响力正在进一步加强
本次菲迪克大会选举我国的刘罗炳先生为菲迪克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决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这是菲迪克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分支机构,它的意义在于菲迪克咨询工程师将在中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培训、考试、认证及继续教育教材、标准和规范体系,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菲迪克也将把在中国试点过程中制定的标准、规范作为全球统一标准。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成绩,我国在菲迪克的影响会不断增强,我国工程咨询行业未来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有强大的技术影响力和广阔空间。
(三)中国工程咨询对国外工程咨询影响巨大,中国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
我国的工程咨询项目涵盖面广,不仅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水利水电项目,还有社会事业项目,而且我国工程咨询项目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和突破。正如一位美国专家在研讨中提到的,工程咨询的中国模式有很多优势,目前海外工程咨询项目对于工程设计在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握不够,需要向中国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是在组织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体现出来。各种重点工程在国家组织建设下,得到科学论证、严谨施工。尤其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重大工程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社会责任等精神方面的力量。我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在30多年的历程中,已经从初级阶段逐步走向成熟,从专业咨询发展到综合咨询,从技术咨询发展到战略咨询,从国内咨询发展到国际咨询,工程咨询从分段发展到全过程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正在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四)我国工程咨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和利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技术的发展,工程咨询的概念、范围、方法等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未来的工程咨询工作更加依赖于新技术的引入,更加依赖于开放的信息知识资源数据库的共享和利用,更加需要创新的工程咨询设计方法,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带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工程咨询行业也需要紧紧把握国际上的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创新发展,积极研究利用,为我国和世界工程咨询的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