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医药经济发展很快,全世界预计到2002年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000-4060亿美元,2010年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6800-7200亿美元。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全世界最大的500 强企业1998年销售收入增加0.1%,而利润下降2.2%,但医药、电信、科技和信息等新型企业经营业绩大大好于传统企业,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全球药品消费85% 以上集中在美、欧、日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力将会有较快增长。据预测,今后1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每年将增长7% 左右。到2020年,居世界经济前15位的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将使药品市场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因此,作为一个药品低消费(总量少、平均水平低)的中国来说,21世纪药品市场有可能仍然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一、从人口数量增长看药品需求变化。
世界目前总人口60亿。我国人口1998年达到12.4810亿,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2.88亿,到2005年将达到13.88亿,“十五”期间将增加1亿人左右。
1998年,全国药品(包括中西成药)消费总额在1000亿元左右,人均用药水平80元左右。其中,城镇消费总额918亿元,人均234.35元;农村消费总额82.39亿元,人均9.49元。按全国现行人均用药水平80元来计算,到2000年,全国用药总量将达到1030亿元。到2005年将达到1110亿元。因此,由于人口增长,2005年比2000年药品消费净增80亿元左右。
二、从人口老龄化看药品需求变化。
1998年底,中国老年(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2亿,占总人口的9.7%。到2000年底,老年人口将增加到1.3亿,占总人口的 10%,那时中国将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 3%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老年人的总量将达到1.6亿,占总人口的11.52%;2025年将增加到 2.8亿,占总人口的12.1%;到2050年将达到4 亿多,占总人口的27%,并达到高峰。
目前,老年人药品的消费将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按现行老年人的人均用药水平385 元计算,到2000年,老年人用药总额将达到 500.5亿元,到2005年,将达到616亿元。2005年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减人口增长用药水平)净增91.5亿元。
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药品需求变化。
1998年我国农村人口为8.68亿人,占总人口的69.6%。如果按国家城市化要求来计算,将有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如果全国平均每年增加 1.2%的标准来计算,那么,到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 3.9460亿,农村人口将达到8.9340 亿,分别占总人口的 30.64%和 69.36%。如果“十五”期间,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平均每年按增加1.5%的标准来计算,那么,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 5.2亿,农村人口将达到8.657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7.63%和62.37%。
目前,我国的药品消费水平还很低,1998 年人均药品消费约 80元左右(不到10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药品达到40-50美元。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
1.从城镇居民药品消费情况来看:“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如果仍保持8% 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将可能同比提高,健康的投资也可能同比增长。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由现在的234.35元增长到2000年的273.35元,到2005年将达到400 元。2005年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比“九五”期末增长47%,消费总额增长约660 亿元。随着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而用于健康的投资将有可能超过8%的增长速度。
2.从农村市场的启动情况看:我国政府已向联合国承诺: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建立和完善不同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也已被国家列为“九五”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农村与城市用药水平的差距将逐步缩小。“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 15%的增长速度,即由现在的人均 9.49元增长到2000年的12.55 和2005年的 25.24元。2005年人均商品消费水平将比“九五”期末增长100%,消费额增长约110亿元。
综上分析,预计到2005年,全国药品需求量将达到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940亿元,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平均递增速度有可能达到12%左右。
来源:中国医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