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的人可能会认为,国产钢材还是那些 “傻、大、黑、粗”的笨家伙。如果你看到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多、更好的国产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已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新层面的增长中,尽展风采。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国钢铁工业走向强大的标志。
据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超过5万亿元,增长8.2%。国 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对当前宏观经济作了总体判断:自去年以来,随着内需增长活力的逐渐显现和入世效应增强,宏观经济开始走出调整型增长阶段,并逐步向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转折。有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已经开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新一轮增长周期将主要是结构推动型。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发生了变化,市场作用大大增强。以房地产、汽车、机械、家电、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与人民生活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发展。而这与国产钢材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的增长、品种结构的优化,满足了以钢材为主要原料的工业产品大幅增长的需要密不可分。其最直接的效应是1~6月,以钢材为主要原料的工业产品大幅增长,其中发电设备同比增长57.6%、汽车36. 2%、金属切削机床39.9%、空调36.2%、包装机械40.5%、大气污染防治设备57.9%、洗衣机20.1 %、电冰箱20.6%。钢铁行业重点企业钢材实物产销率近100%。
事实上,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分享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钢铁行业早在几年前就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这使得大批瞄准世界一流质量水平的产品,瞄准汽车、高层建筑需求的钢材品种,以及“九五”以后一批国债扶持的板材项目的规模效应,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并更强劲地显现出经济支撑力。市场上高附加值钢材产品产销两旺,价格恢复性上扬。1~6月,全国生产成品钢材10895.65万吨,同比增长 17.41%,其中板管带材合计增产79 2091万吨,占增产总量的49.08%;上半年板管带比达41.87%,比去年同期的40.58%提高1.29个百分点。同期型材增产626.18万吨,占38.76%;线材增产168.41万吨,占10.42%;铁道用材及其他材增产28.02万吨,占1.73%。
当初国内钢铁行业被市场逼着结构调整、加大开发力度,让自己有了不落后于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助跑器---高附加值产品,并享受了市场的回报。今后一段时间内,结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的需求,则将不断求新、求变、求高。这是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产钢材更好占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有力武器。我们的钢铁企业,有能力也有魄力,不断开发出更高技术含量、更高质量标准、更高经济效益的新型钢铁材料,更广泛、更深入地服务市场、发展自我、强我国力。
来源:《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