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4
润滑油市场国产品牌不再沉默
乘"神舟"五号腾飞之势而崛起的昆仑润滑油,就像一匹横
空出世的黑马,11月18日又杀进了央视广告招标会,经过激
烈地角逐,最终以雄厚的实力夺得2004年黄金时段第一标。
有人说,是统一润滑油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首先在央视广
告节目中吹响了润滑油激战的号角。对此,中石油(昆仑)润滑
油公司总经理廖国勤不敢苟同,她认为在中国的润滑油领域,洋
人之间的战争已持续了10年之久。事实上,自1992年起,
润滑油已实质"入关",很多润滑油巨头,凭借强大的规模实力
和国际品牌的优势,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上如鱼得水。
10年沧桑,润滑油成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
的领域。如今,在蚕食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厂商,已经破天荒地达
到了4000余家;而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年
消耗量近400万吨,销售额约为180亿-200亿元人民币。
经济学上的"二八理论",不幸也在中国润滑油领域得到了
验证:国外巨头虽然只占有高端润滑油产品,这只是整个车用润
滑油市场份额的30%,但它们却占据了80%的销售额,剩下
的20%被国内厂商瓜分。
有人问,国产润滑油为什么会选择在最近两年"绝地反击"
?廖国勤解释说,国产润滑油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的"汽车元年"过后,中国
汽车业异军突起,2002年汽车销量达324.8万辆,比
2001年增长36.6%;在首都北京,私车保有量以每个月
3万辆的速度奇迹般上升。
汽车业的火爆,为润滑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也为
国产润滑油企业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谁能扛起国产润滑油崛起的重任?显然,那些"一个棒子一
口锅,一年能挣一万多"的小厂不具备这个资格。
2000年,看出市场端倪的中国石油,着手对旗下已有的"
七星"、"飞天"、"科萌"、"天山"、"大庆"等品牌进行整
合,集中推出拥有16大类300多个品种的"昆仑"润滑油,这
也是中石油的唯一润滑油品牌。2001年3月,冠以"昆仑"品
牌的润滑油产品面市。不久,昆仑就漂亮地打了一场"安徽战役"
;时过一年,昆仑的品牌普知率在当地已达90%以上,皖南的市
场占有率已超过40%,以出租车为主的品种G15W/40更是
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石油的实力毋庸置疑!投资30多亿元,购置世界上最尖端
的生产润滑油的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设备,就是例证之一。科技含量
极高的产品,如今已成为大众消费品,把润滑油卖到超市,是昆仑
更为大胆的一个想法。廖国勤表示,虽然中国人还没有自己换油的
习惯,但是随着汽车进入普遍家庭,国外的消费观念--从超市里
购油回家自己更换,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又是乐趣,最终会被广大的
消费者认同。昆仑还会把欧美市场最先进的快速换油技术请进中国,
通过各个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所以廖国勤爱说:我们的原则是
在中石油集团的领导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气势磅礴。
昆仑润滑油,发出了铮铮誓言:5年内成就中国润滑油第一品
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