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重庆市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昨天正式启动,在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局局长蒋勇对未来的都市区提出了初步设想。
规划不及变化快
我市目前所运用的是1996年编制完成的《总规》,期限设定在2010年。
为何仅隔8年后又重新编制?蒋勇介绍,1996年版的总规实际上是从1994年开始编制,在当时的远景设想中,并没考虑到直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更主要的是直辖后的变化大大快于规划。”蒋介绍,直辖以来,1996年版《总规》确定的2000-2010年项目相当一部分已实施完成。一大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跨江桥梁、轨道交通等比原规划时间大大提前,“8小时重庆”和“半小时重庆”工程已基本实现。
此外,一大批重要项目如北部新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启动。重庆新客站及寸滩港区的建设,两江四岸及一些重要公共空间的城市景观和空间形态的塑造等,也超过了1996年版《总规》的速度。
产业布局要调整
与1996年版的《总规》相比,这次编制最明显的变化是都市区的面积扩大1倍,主城核心区扩大4倍。
蒋勇介绍,1996年版的《总规》主城区以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之间为重点,但目前往西,中间一条是已建成的成渝高速路;南面是修建中的华福高速路,打通了中梁山的通道;北面是已经开工的渝隧高速路,穿越重庆大学城。这三条大道建成后,意味着城市的空间得到拓展。
但城市并不是单纯的扩大,产业布局也将随着城区的扩大而调整。
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此次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根据我市发展目标和当前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布局、公共设施、道路状况等8个规划重点编制内容。
“其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点,也是1996年版《总规》中所缺乏的内容。”蒋勇介绍,在编制中,提出了体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