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前景分析
[ 2004-05-25 ]

New Page 4
我国对外贸易前景分析

 

  ●提要:面对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必须考虑一些重要问
题,比如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增
长,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妥善处
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等。

  六大因素影响今年外贸增长

  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预计增速会比去年有所下降,全
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

  由商务部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制作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也预计,
2004年进出口总额将接近或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左右。其中出口
将达到505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15%;进口将达到4950亿美元左右,增长
约20%。进口增幅将比出口增幅高5个百分点以上。总的来看,当前有六个因素在
影响今年的外贸发展。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世界投资回暖、国际市场
石油价格趋稳等多种有利因素带动下,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
济复苏的基础上,世界贸易也将继续回升,全球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
这将有利于我国出口的扩大。

  第二,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对外贸易的增长。我国经济正处
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内经济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也拉动了进口增长速度的提高,预计2004年先进技术设备、资源和原料性商品
的进口需求将继续增加。

  第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改善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首先,今年
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关键年份,也是《行政许可法》付诸实施的一年,我国的
投资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会继续进入我国,并以此带动我国的出口。其次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商务部再次降低外贸门槛,这将进一步扩大外贸主体
范围,激发民营企业进出口的活力,促进外贸快速增长。再次,从2004年开始,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的部分内容开始实施,
一些重要商品实行零关税,在部分商品增加进口的同时,对扩大出口也将产生积极的
影响。此外,外贸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第四,进出口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取消将会增加进口。今年我国继续
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取消了一批商品的
非关税措施以及增加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中国的关税总水平目前已降至10.4%
,其中工业品降至9.5%,已经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减少,
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的竞争压力增大,农
业、汽车等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将会进一步带动进口增加。

  第五,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出口规模的扩大。2004年1月1日起,我
国平均出口退税率下降到3%。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导致出口增速有所下降,贸易顺
差也会应声而落。据估计,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在今
年下半年显现。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信
心,其带动出口增长的效应将减弱。这是因为,由于目前外商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制造
业,其产品大量用于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了产品成本,一些跨国公司有可能
放缓对我国产业转移的步伐。

  第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的约束进一步显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
反倾销、技术性贸易措施受害严重的国家。去年以来,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涉案
商品金额越来越大,参与设限的国家越来越多。今年,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
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呈递增之势,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将继续增加。

  六条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企业因欠退税发
生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的政策,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扶
持发展资金的作用,促进出口增长。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保税监管政策,鼓励一
般贸易的发展。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在完善鼓励出口政策
的同时,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行适当调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进一步完善国内投资环境,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继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在保持一定引资
规模的同时,注意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注意提高加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率和扩大相
关产品的国内采购。加强对外资结构和投向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
制度、市场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

  (三)加强对重要商品的进口调控。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需要,适
当扩大进口,对一些国内市场有需要、同时又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的重要原材料
、先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在组织进口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和
节奏,避免集中进口,抬升国际市场价格,增加进口成本。

  (四)密切关注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2003年,美元贬值使我国
贸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但近期美国经济已经
出现明显向好迹象,从经济实力来讲,美元缺乏继续下跌的经济基础。同时,美元继
续贬值也将受到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强烈抵制。因此美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美元走势回升,必然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有所减弱,从而对我国外贸增
长产生一定影响。

  (五)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对外贸易秩序。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加速放开,越来
越多的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对促进进出口总量增长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应考虑到我国各地区、行业生产成本差异较大、企业行为不规
范、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

  (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针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反
倾销调查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加的情况,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积极扩大出口。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积极开展公关工作,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
环境。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有关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和行业保障方面的做
法。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做法和策略,将进口国的经济发展同我国的出口战略结
合起来,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在海外设分销网络等。


来源:经济日报